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国民党初选参选人郭台铭在22日接受《联合报》专访时,质疑蔡当局“联美抗陆”的路线选择,抛出“在和平、安定、经济、未来的架构下,经济方向上做到台湾地区获利、对美国达标、对大陆转型成功,对日本亲善交流”的战略构想。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台湾地区的战略选择再度引发热议,也成为台湾地区2020“大选”起跑后的重要议题之一。
郭台铭提出的参选理念与“防务靠美国,经济靠大陆”战略论述的内核有非常相似的方面,也与韩国瑜的主张有所雷同,无论是否属于选举语言,在此时刻提出便带有较深的选举色彩,也能从侧面说明这种观点在台湾社会有一定的市场。
此战略选择虽然与蔡当局轻忽台湾民众利益,全面“亲美”,并且借中美博弈复杂化之际,反打“美国牌”,转移执政危机,升温选情的做法有所区隔,但仍然很难使台湾地区从中获利,并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台湾地区的利益,“左右逢源”恐怕仅是一厢情愿。
首先,台湾地区与夹在两个大国中的国家或地区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并不相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一家亲,大陆不仅不会在利益选择的时刻抛弃台湾地区,还会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谋求两岸的共同发展与利益。而美国则是将台湾地区作为牵制大陆的战略棋子,并不会为台湾地区的利益负责。因此,台湾地区的对外政策并不适宜套用国际关系中的“平衡外交”。
其次,两岸之间的经济交流需要建立在一定政治基础之上,并且两岸交流的深入需要以两岸互信的加深为基础与驱动,心灵逐步走向契合是两岸交流的终极目标之一。因此,缺乏互信的两岸交流很难获得良性、健康的发展。台当局应夯实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深化两岸互信以推动两岸交流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