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军事网 > 军事图片 > 

整个欧洲都哭穷削减军备, 他们的钱去哪了?

2019-06-05 23:19作者:

自从地理大发现以来,军队踏上外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基本都来自欧洲;近代以来发动战争最多的国家也是欧洲最多;论近代强大军队,还是来自欧洲的多,可见为了开疆拓土,欧洲国家对军队、军备和军事有多重视,以至于两次世界大战都从欧洲席卷世界。


也可能是仗打得太多人死的太多,二战结束后欧洲稍微放松了一点,但苏联带来的压力又使欧洲的神经紧张了半个世纪,好不容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洲终于在美国的羽翼下迎来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日子,只是这一放,似乎放得有点过。


最近,意大利国防部长罗伯塔·皮诺蒂表示,意大利已决定不再购买更多的F-35战斗机,并可能削减已经确定的订单数量。当国防部长女士发出这个声明的时候,意大利共有75架已确定的F-35订单,分别是隶属空军、用于取代“狂风”的60架F-35A,和将划归海军航空兵的15架F-35B,另外还有30架意向订单,看来最先被下手的应该就是这些飞机了。


至于削减采购F-35的理由,国防部长所在的“五星运动”党解释得很明确:认为与其把这笔钱花在购买105架F-35上,还不如花在增加福利和振兴经济上。并认为这才是意大利最应该关心的事。


不过意外的是,国防部长本人却反对这项提议,并竭力确保已决定的F-35订单能够顺利完成,不过她这么坚持己见并不是因为要维持壮大意大利的国防力量,而是因为意大利也是F-35的项目参与国,并在本国设有分包商和总装厂,如果就这样裁剪订单,无疑会让这些企业破产、工人失业,最终还是意大利经济受损,真是屁股决定脑袋。


放眼全欧洲,裁减军备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台风”战斗机、“挑战者”坦克都惨遭削减订单,集全欧洲之力研发出的A400M运输机更惨,先后被主要客户砍掉一半以上的订单,结果卖给印尼的A400M单价高达4亿美元,称得上天价。


军备向来是个无底洞,欧洲各国削减采购数量多半也都是钱的原因,而像军用飞机这样的高技术密集产品,生产数量越多,平摊到每架飞机上的研发成本旧约低,如果大规模削减已确定的武器订单,自然会提高单价,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削减-涨价-再削减-再涨价的恶性循环。


如果想解决这个恶性循环,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保证生产数量,美国人就是这么做的,结果就是F-35的价格有望下降到8000万美元。8000万美元的第五代隐形机啊,除了美国还上哪儿找去?于是美国的盟友们一个接一个乖乖入坑,宁可放弃本国航空工业也要买F-35,真可谓是饮鸩止渴。


其实涨价也是个幌子,即使F-35降到1000万美元,欧洲各国的议员老爷们也还是不想买。最疯狂的是英国,为了裁剪军费在政府支出中的比例,工党议员们甚至提出要用螺旋桨战机来代替现役的“台风”来执行巡逻任务!这个愚蠢的提案理所当然地被否决了,却也能看出欧洲政客们对待国防的态度——一个可有可无、浪费税钱的业务。


究其根本,还是北约体系惯坏了他们,而且早在冷战时就已明确:欧洲想凭自己挡住苏联是绝不可能的,所以欧洲的防务这几十年来都是围绕一个“拖”字,最终还是等打着星条旗或米字旗的军队登陆上岸,以英美为反攻主力,欧洲各国打打辅助就行了。


就在东亚各国把军费维持的GDP的5%时,欧洲尤其是西欧各国的政客还在大举压缩军费,英国甚至降到了1.8%!看来在选票和隐患之间,政客们还是选择了前者,就像他们在1938年作出的决定。


上一篇: 路边炸弹为何屡屡能放倒美军? 还是皮太薄
下一篇: 元首的棺材板压不住了: 还能打的德军如今不到一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