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航空发动机一直是我国开发先进战机的瓶颈。但我国军工界不畏艰难,一直致力于开发国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用于装备国产军用飞机,向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厂商发起挑战,近日终于获得重大突破。
航空发动机及战机的心脏
近日,成都航宇超合金公司宣布,公司研发的高温合金产品、航空发动机叶片和燃气轮机叶片在工业冶炼铸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而且是具有绝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且产品性能优异。
另外中国惯性导航技术也实现重大突破,将为中国装备实现双导航提供可能。
航空发动机及战机的心脏
制造航空发动机本身不难,难就难在材料和加工工艺。航空发动机好比人类的心脏,结构大家都一样,但是心脏强壮,细胞活跃和长时间不出问题,人类的寿命自然长,这和航空发动机是一个道理。
而航空发动机还面临的设计研发、温度、压力,过载和维护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中国近几年在航空发动机领域“量变”进步尤为明显,待积累成熟,自然产生“质变”的大幅进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权威专家陈祥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发动机工业经过多年的攻关,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如说涡扇-10B“太行”改进型发动机目前就大批服役,配备在歼-11B、歼-10B/C和歼-15等主力战斗机上。
中国装备创新能力和潜力毋庸置疑,中国速度已经成为世界符号,这一点我们也应该有足够的自信。
航空发动机一直是我国开发先进战机的瓶颈
另外我国惯性制导技术方面在隐蔽性、抗干扰能力等关键指标上都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惯性导航的核心是惯性器件,误差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此。中国在惯性器件装备核心技术上具备优势,因此中国具备研制出高性能惯导装备的条件。
多家西方媒体都对中国航空发动机和惯性导航装备的快速突破表达了忧虑。航空发动机是西方制约中国战机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西方赚取中国巨额利润的重要手段,一旦失去这将给西方国家带来巨大损失。
航空发动机一直是我国开发先进战机的瓶颈
美国空客每年依靠大型客机赚取的利润几乎是中国所有服装厂利润的总和,一旦这个利润点失去,禁止向中国出口高技术产品的美国将面临巨大贸易逆差。
该媒体同时指出,惯性导航装备是一种革命性导航装备,一旦中国攻克关键技术大量应用该装备,那么美国投入巨资研究的干扰中国导航系统的策略都会失效。
专家指出西方人过着悠闲的生活完全是因为有诸如中国这样的国家和地区再做贡献,如果中国也具备了过悠闲生活的资本,那么谁来为西方做贡献,这正是西方最应该忧心的。
我国航空发动机叶片材料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日本媒体称,虽然日本航空发动机和惯性导航装备都没有大的突破,日本希望能够采购中国这两款装备的核心技术或者直接参与到中国的项目中来。
这可能是日本合作中国的最后机会,一旦中国在这两款装备领域真正领跑世界,那么日本再想购买与合作估计就难了。
其实 不论是日本希望合作与参与购买也好,美欧的忧心也好,都是害怕中国装备的快速发展动了他们的奶酪。但是中国没有永远落后的可能,也没有永远给西方打工的义务。
我国航空发动机叶片材料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西方不应该让中国一直为其打工,应该学会适应中国装备的爆发,习惯中国装备的快速超越,习惯让中国也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近来我国航空发动机获得突破的消息不断传来,确实振奋人心。航空发动机是中国的芯病,航空发动机核心材料问题的破解,必然会对中国航空产业产生革命性推动作用。中国航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