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F117被击落,可算是当年震惊了全球的大事。而F117被击落后的残骸,超级大国也一直没能索要回去,大部分残骸还被放在当地博物馆里展出。而当年传说那架F117的机体碎片。特别是代表隐身能力的特殊蒙皮,立即成为超级大国之外的其他大国都梦寐以求的神奇物品;不惜代价都要获得。但事情在过去20多年后,很多内幕逐步解密。作为F117的曾经装备方,超级大国方面甚至主动承认除了当年被击落的那一架F117之外,还有另外1到2架F117也被击伤。被击落的原因和过程,其中自然隐藏各种暗战。但技术上有一点非常清楚。这就是F117的隐身能力并没有当时传说的那么强。作为一种夜间进行轰炸的飞机,被连续击落1架击伤2架。只能说明这种飞机其实只是半隐身。其他非隐身的夜间攻击飞机被击中的情况也不多。
F117反倒成了一种被实际击中概率最高的机型之一,这其中的原因也不不难解释。说到底,除了其隐身能力仍然是个半吊子之外,更重要的是F117的飞行品质极差,在空中几乎没有什么机动能力。一旦被导弹锁定告警之后,飞行员明知导弹已经接近,却无法像其他常规3代机一样立即高机动躲避。这和F117的隐身涂层已经过时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到了1999年,另外2个全球性大国对隐身材料的研究已经开始逐步深入。F117上使用的只是第一代的隐身材料。其他国家即使拿到了F117的隐身蒙皮也已经没了多大价值。最高的实际用途,也就是现场证实了F117的隐身技术已经落后。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超级大国空军在恼羞之后,居然让花费巨资建立起来的50多架F117立即全部退役!也侧面证实了当时F117的碎片,
已经近乎完全无用。主要是F117采用了第1代的羰基铁吸波涂料。原理在于这是一种磁损耗型物质。羰基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也叫五羰基合铁;分子式FeCO5。有一定的吸波能力。但是因为含铁,因此材料密度很大。F117在喷涂这种材料前后,全重有2吨以上的差距。如果把F15大小的战斗机上下都喷一遍。飞机的全重甚至会增加3吨。F117的多棱锥外形气动效果本来就不好;因为含铁涂层,平白再增加2吨的自重,飞行品质的恶劣可想而知。导致就是知道有老式导弹飞来也躲不过去。而且羰基铁是一种有毒物质,喷涂需要专门的封闭车间,工作人员要全副武装带氧气瓶工作。实际上其他大国到1999之前,就已经知道这种隐身涂层是不堪大用的。后来包括超级大国在内,各国又开发了第2代,甚至第3代和第4代更先进的隐身涂层。主要有:陶瓷吸波涂料,密度较低,吸波性能好;放射性同位素吸波涂料,涂层薄且轻,具有吸收频带宽、耐用性好、能承受高速空气动力。
但是因为有放射性,实际应用的也不多。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最新一代应该是纳米高分子导电吸波涂层。由无机纳米材料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通过精细控制无机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高聚物基体中的新型涂料。其机械性能好,密度低,是高效的宽频带吸波涂料,可以覆盖电磁波、微波和红外,并能增强腐蚀防护能力,耐候性好,涂装性能优异。一般认为F35系列和J20系列都已经进化到了最新的纳米隐身涂层技术;而更早的B2和F22A的隐身涂层还是上一代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