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1949年朱德为何命令所有入湘部队都要绕道醴陵?

2021-06-07 21:28作者:

“我从小见的第一个男人,大概就是彭伯伯。因为我出生时父亲不在家,彭伯伯到医院看望,我的名字还是他取的呢。”

左太北,1940年生于太行山太北地区的八路军总部卫生所,故名太北。因为小孩容易哭闹,为不影响同住在八路军总部院内的副总司令彭德怀等人,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便搬到了离总部较远的一处偏僻娘娘庙内。就在这庙内,一家人相聚了三个月,之后左太北便随妈妈一起回了延安。

对父亲左权的印象,最先就来自照片。左太北指着家中唯一一张全家福说:“看,我爸是笑的,他其实心里是很珍惜家的。”

忠孝两难,将军大义为先。翻开案头书籍,左太北又说起父亲一封信:“1937年父亲得知他大哥过世后,母亲为生计讨过饭,便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灭我之种’‘我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

左权,1905年生,19岁从湖南老家走出,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经同学陈赓介绍,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参加了开辟中央苏区和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他参与指挥所部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役战斗。到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和东征等战役。1937年,这位32岁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38年4月在晋东南地区参与指挥反击日军“九路围攻”。1940年在华北协助彭德怀指挥发起“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次年11月指挥的黄崖洞兵工厂保卫战,8昼夜激战,以较小的代价歼敌千余人,中央军委指出“应作为我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模范战斗”。

左权将军

这位年轻的我军高级指挥员,还在1939年至1941年撰写了《论坚持华北抗战》《战术问题》《论军事思想的原理》等40余篇文章,又译有《苏联国内革命战斗的红军》《合同战术》等,2005年出版的《左权军事文选》收有军事论文、评述、讲话等文献共196篇。朱德赞誉:“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周恩来称誉:“足以为党之模范”。

只是,1942年5月25日,38岁的左权在指挥部队掩护八路军总部转移时牺牲,是我军抗战期间为国捐躯的最高将领。噩耗传来,毛泽东眼含热泪,朱德写下“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周恩来亲自布置左权老母赡养之事。左太北说:1949年部队南下解放全中国,朱德总司令又命令所有入湘部队,都要绕道醴陵去看望英雄的母亲!

满墙书柜多是军旅书籍,旁边一张与毛泽东同志的合影,“我12岁一次学校活动,毛主席特意要求工作人员给我们合影。”

左太北热泪盈眶了:“解放后在北京,我就住彭伯伯家,他在家从不大声说话,对我完全是慈祥的老父亲。”左太北说,小时彭德怀家穷,跟奶奶乞讨度日:“彭伯伯不抽烟不喝酒,生活很简朴,他一生坚守着他的信念———革命就是为了让所有人有饭吃。住在彭伯伯家时,我要是哪顿早饭不吃,他都得叨叨半天。因为他真饿过,所以他怕人饿。”顷刻,记者递上的两张纸巾便湿透了……

———“我很幸运,我身边有两个伟大的亲人。”

还记得那首歌吗:我们在太行山上……

那也是民族的脊梁!

上一篇: 揭秘:彭德怀为什么要为一根黄瓜作检讨
下一篇: 这只猴哥 真是成精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