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主要的盟国主要为欧盟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然而,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却发现,欧盟与美国的关系似乎是渐行渐远,甚至是背道而驰,令美国感到尴尬至极,甚至是大为恼火。如当美国号召要军事援助乌克兰,给乌克兰援助致命性武器时,德法两国竟然公开反对,其领导人结伴亲自前往俄罗
斯与普京商谈乌克兰停火事宜,并且取得了一致,最终是与乌克兰各方谈判,最终是签订了停火协议,而且乌克兰各方基本上做到了遵守协议直到现在,这或许是美国并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但事实是朝着美国并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在前进。
对于美国来说,尴尬的事情还在后头,美国极力反对其盟国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但令美国没有想到的是,欧盟大佬在英国率先申请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的榜样下,德国、法国、意大利抱团申请加入亚投行,接着,另外两个经济强国卢森堡和瑞士也申请加入亚投行,而且这种影响还在扩大,其他欧盟成
员也在考虑是否加入亚投行,其风头甚至超过了亚洲。
欧洲盟友逐渐的疏远美国
作为曾经美国最坚实的盟国欧盟各国,一起组成西方国家阵营,在很长一段历史过程中表现得似乎是铁板一块,尤其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事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令欧盟和美国坚实的盟友关系出现裂缝甚至开始分裂,到现在是渐行渐远甚至背叛,丁丁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美国战略东移
一是前苏联的崩溃导致联盟的依据消失,欧盟对于美国已不重要。过去,美国和欧盟之所以结成联盟,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有共同的敌人前苏联,欧洲各国实力比较弱,不可能对付强大的前苏联,必然依靠美国,而美国要想称霸世界,又必须依靠欧洲国家来共同对付前苏联,所谓的北约就是在这种基础上产
生,正是因为如此,在美国主导的冷战过程中,前苏联瓦解,美国与欧盟的共同敌人消失了,这样,美国与欧盟结盟的依据就没有了,欧盟对于美国来说已经不再重要,所以,美国的精力就基本上没有考虑欧洲了,他们之间的联盟关系已经淡化,北约曾经的论调已经弱化。 二是美国的战略东移,欧盟对于美
国已经边缘化。美国在搞垮前苏联之后,自以为未来能够威胁其老大地位的只有中国,所以,美国高调战略东移,从此重心开始围堵中国,开始以亚洲盟国如日本、韩国包括澳大利亚甚至菲律宾为主,曾经的欧盟就已边缘化,欧盟与美国的关系从此有了裂缝。
三是美国经济已衰退,欧盟越来越只能靠自己。虽然现在的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其地位已岌岌可危,如果不是美元的霸权作用,美国能否还是经济老大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而且美国已无力再影响欧洲的经济,欧盟只能靠自己来发展。现在,欧盟的经济也陷入危机,欧盟必须寻找新的生机,
而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也是目前最活跃最有前途最有生命力的经济体,为了自身经济的发展,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关系或许是最好的办法。所以,在实际利益面前,曾经的联盟关系就开始显得脆弱,这也是欧洲大佬们不顾美国的强烈反对纷纷加入亚投行的根本原因。
四是欧盟意识到美国越来越将欧盟视为敌人。美国和欧洲当年结成联盟,根本原因是共同对付前苏联,现在,前苏联没了,欧盟的势力却在兴起,已成为当今世界相当重要的一极,可以说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整体上可以和美国有得一比,如果欧盟合并成一个国家成功,美国要想继续做老大越来越不
可能。所以,美国对欧盟从来就没有放心过,对欧洲大佬们的监督从来就没有间断过,从斯诺登的揭秘来看证实了这一点。
美国经济衰退
欧盟已经意识到,欧盟要想永远成为世界重要一极,就必须让美国的对手继续强大,这样,欧盟对于美国来说才有存在的价值,欧盟才有可能继续强大下去。现在,俄罗斯虽然与前苏联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但俄罗斯毕竟还是目前能够可以和美国有得一拼的对手,而且美国仍然在想方设法将俄罗斯彻底做死,
如美国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身上写文章,就是要搞垮俄罗斯,如格鲁吉亚,如乌克兰,而且美国还想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让欧洲都乱下去,这样,俄罗斯和欧盟都陷入危机,美国就永远做老大。欧盟那些大佬自然识破了美国的心机,尤其在去年制裁俄罗斯的过程中,俄罗斯和欧盟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重创,而
唯独美国的经济在高奏凯歌,所以,欧盟各国已经强烈意识到,只有让俄罗斯强大,欧盟才有可能强大,美国才有可能重视欧盟,这也是德法公开反对美国支持乌克兰当局的根本原因,并且抛开美国,与俄罗斯一道同乌克兰冲突各方终于签署停战协议的根本原因。
离间中美符合欧洲的利益
五是离间中美符合欧盟的长远利益。欧盟一直是美国的小弟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一直以美国为首,尤其在经济秩序和规则的制定上,都是美国说了算,形成了美国独大的世界秩序。现在,中国崛起,中国也正在试图参与制定新的世界秩序,中国主导亚投行和金砖国家银行的成立等就是为了突破美
国制定的经济秩序。欧盟在当前世界经济秩序正在改变的过程中,看到了新的希望,与中国联合,既能在未来的经济中占有主动权,而且能够让美国嫉妒,重新重视欧盟,这样,能够离间中美关系,在中美的斗争过程中能够成为双方争取的对象而获得最大的利益,甚至有可能主导中美前进的步伐,甚至有可能出
现渔翁得利的结果,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欧盟和美国之间无所谓谁背叛谁,他们之间结盟因利益起,他们相互背叛同样是因为利益,这其实也是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最真实的反映,同样也证明了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只有相互的利用。
欧盟四国欲加盟亚投行 德媒:中国挖美国墙角?
参考消息网3月18日报道 据路透社报道,一名资深美国外交官表示,每个国家有权自行决定是否加入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近来,关于越来越多美国的亲密盟友无视华盛顿的压力,表示希望参加这一银行的消息纷纷曝光。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3月17日报道,《金融时报》援引欧盟官员报道称,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都已经同意跟随英国的脚步,加入亚投行。该报道认为,四个欧盟国家决定加入亚投行是华盛顿在外交上的一大挫败。美国方面此前曾经提出质疑,这一新成立的银行是否在治理、环保和社会保障领域达到较高标准。
目前,法德两国都已经对上述消息予以确认。
该报道还指出,在中美两国围绕谁将主导制定未来几十年里亚洲经济和贸易规则而展开的日趋激烈竞争中,两国在亚投行问题上的角力已经成为了一场重头戏。
报道称,亚投行的成立也被视为是中国继续扩大在亚洲地区"软实力"的一个步骤,而这很有可能会抵消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欧盟议会议长舒尔茨17日也对四个欧盟成员国申请加入亚投行的决定表示欢迎,但他也补充道,该银行必须要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我认为这些国家参与是件好事",正在北京访问的舒尔茨对媒体记者表示,"我认为,参加的欧盟成员国越多越好。"
另据中国国家媒体新华社报道,除了上述四个欧盟国家之外,还有韩国、瑞士和卢森堡也在考虑是否加入亚投行。不过,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则拒绝透露哪些国家已经递交了加入亚投行的申请,并且重申该银行将"遵循开放、包容、透明、负责和公平的原则设计其治理结构和运营政策"。
17日,美国主管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拉塞尔(Daniel Russel)表示,华盛顿对该银行的担忧仍然存在,但是是否加入取决于每个国家自己的决定。他说:"我们对中国发出的信息始终是欢迎对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但我们也在等待明确无误的信号,证明该银行将会在治理方面与其它多边开发银
行的高标准看齐。"
拉塞尔在首尔还补充道:"每个国家政府都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在协议文件正式得到澄清之前就申请加入,还是观察等待一段时间,看看该银行开始运作之后的表现如何。"
欲与世行一较高下?
报道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去年成立,旨在对亚洲地区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它被视为对西方主导的世界银行以及亚洲开发银行的挑战。
今年年初,中方曾透露,已经有26个国家被吸收为亚投行成员,这些国家主要来自亚洲和中东。该银行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正式敲定协议文件。
印度一位财政部官员表示,亚投行成员国将于3月29到31日在哈萨克斯坦城市阿拉木图召开会议,对协议文件内容进行讨论。印度也是亚投行成员之一。
中方表示,3月31日是亚投行接收加入申请的最后期限。
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是亚太地区仍然没有加入的主要国家,不过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日前表示,他将很快决定是否申请加入。
韩国方面也表示仍然在与中国和其它国家就是否加入进行讨论。
报道称,日本在亚洲开发银行(ADB)持有最大股份,美国仅次之。而这家总部设于马尼拉的银行按照惯例都由日本人担任行长。日本很可能不会参加中国主导的亚投行,但是亚洲开发银行的行长中尾武彦(Takehiko Nakao)在接受《日经亚洲评论》采访时透露,两家机构正在进行磋商,有可能会开展合
作。他说:"我们已经开始交流共享经验和专业知识。……在亚投行真正运作起来之后,我相信我们会进行合作。"
【延伸阅读】美担心亚投行标准不高 称法德意加入后提高标准
参考消息网3月18日报道 美媒称,美国17日表示,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同意加入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供了让这个多边金融组织提高标准的机会。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3月18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16日报道说,法德意三国同意加入亚投行。日前,英国成为第一个宣布加入亚投行的欧洲国家。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莎琪17日在新闻简报时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想,这给了这三个国家一个树立榜样的机会,说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应该执行高标准。”
莎琪说,如同英国一样,法德意三国加入亚投行的决定是主权国家自行选择。而此前有报道说,有美国官员向媒体表示了美国对英国加入亚投行决定的不满。对此,莎琪表示:“很清楚的是,美方还没有做出加入亚投行的决定。我们认为,虽然世界各地都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但是这样的多边组织应该
具备国际社会已经建立的最高标准。这是我们公开和私下都表达的观点,我认为不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金融时报》还说,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澳大利亚也正在考虑加入亚投行。
资料图片: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部长级工作晚餐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
【延伸阅读】 德国宣布愿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3月17日,在德国柏林,德国财政部长朔伊布勒出席新闻发布会。 德国17日宣布愿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新华社记者张帆摄
3月17日,在德国柏林,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左)和德国财政部长朔伊布勒在新闻发布会上握手。德国17日宣布愿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新华社记者张帆摄
【延伸阅读】欧美就入亚投行现分歧 美媒:欧洲想同中国做生意
参考消息网3月17日报道 美媒称,欧洲各国和澳大利亚纷纷加入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时,美国对这个投入了500亿美元的项目持抵制态度。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3月17日报道,美国和中国在增长迅速的亚太地区争夺影响力显现新的冲突点。
北京方面先行一步,启动了一项由政府投资的新的基础设施银行项目。这个投入500亿美元的银行项目近期得到美国传统盟友英国的支持。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其他的欧洲国家也打算加入其中。澳大利亚也作出了加入该银行的暗示。
亚太地区的基础设施贷款长期以来一直由西方国家通过总部在菲律宾的亚洲开发银行和总部在华盛顿的世界银行所主导。电讯、道路和其他方面的投资对于大型公司在缅甸和孟加拉这样的小国家经商至关重要。
但是,欧洲希望同中国做生意。英国财政大臣表示,该银行是“英国和亚洲共同经商的一个无与伦比的机会。”
欧洲议会议长马丁·舒尔茨在访问北京期间与中国官员会面后说:“第一个答案是:我认为加入(该行)是件好事。第二个答案:如果有更多国家加入,我认为更是好事。”
奥巴马政府认为,西方国家置身于该银行之外,将会对其施加更大的影响力,并称在这方面保持立场一致将有利于该地区在基础设施信贷方面建立起更好的治理标准。
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称,不会放弃这方面的标准。他说:“有一个附加因素,这样的新组织必须达到国际标准。这一点很重要。”
中国今年年初表示,已经有26个国家成为该行的创始成员,其中多数为亚洲和中东国家。中国计划在今年年底完成协议条款。
参考消息网3月17日报道 外媒称,由中国牵头的新的开发银行的成员资格引发了英美之争。这场争执是美国与中国之间一场日益加剧的激烈竞争的序曲之一,而中美竞争的核心内容是:谁将书写21世纪全球经济规则?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17日报道,奥巴马政府对12日英国决定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的创始成员表示愤怒。亚投行由中国牵头,资本规模达500亿美元,最终可能会与总部位于华盛顿的世界银行形成竞争。
英国将成为第一个加盟亚投行的七国集团(G7)经济体。在亚投行努力创建之际,英国的加入将对该行的信誉和潜在资金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报道称,这家新的亚洲银行是中国一个宏图大志的一部分,中国欲打造新一代的金融和经济机构,让其在亚太地区、并可能在世界其他地区拥有更大的政治影响力。
位于华盛顿的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高级研究员埃利·拉特纳表示:“这场争执的核心,是对主导亚洲经济和政治的规则、规范和制度的一场长时间竞争。”
除了亚投行,中国还是去年成立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主导国,此外中国已宣布投入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Silk Road Fund),对将中国连接到中亚的项目进行支持。
报道称,中国这些新举措全都是为了满足一个越来越大的资金缺口,即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据亚投行的直接竞争对手之一,位于马尼拉的亚洲开发银行估计,未来十年东亚地区需要8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
但中国的这些举措,也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位于华盛顿的机构构成政治上的直接挑战,自二次大战后成立以来,这些机构一直由美国主导。
美国对在亚洲地区建立一个新的经济架构也有自己的计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一份正在谈判中的12国贸易协定。结合美国正与欧盟(EU)讨论的那份单独贸易协定,美国的整体战略是建立一套新的全球贸易规则,就知识产权、国家补贴和环保问题设立更高的
标准,而在所有这些领域,中国和美国都存在利益和处理方式的分歧。
位于华盛顿的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的中国外交政策专家孙云(音)表示,中国在试图建立亚投行时已经面临一些内部挑战。官员们已承诺,新银行提供资金时不会像世界银行那样官僚,但他们也意识到,其他银行所采用的严格条件,部分是为了防止不明智的贷款、以及保持较高的信用评级。
孙云补充说,中国已经有一些利益集团在施压,要求利用亚投行贷款“推进中国的经济议程,特别是推动中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而中国的外交政策战略专家则认为,亚投行“应该支持中国的战略利益,给予不尊重中国的国家较差待遇”。
报道称,冷战时期,美国曾面对过华沙条约下有组织的政治和经济集团。但中国代表着一种截然不同的挑战,这一超级大国有能力与那些同时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一道,建立起国际经济机构、并构建伙伴关系。拉特纳表示:“这对美国而言是一个新问题。即使美国本身不参加,华盛顿方面仅仅是反对这些新
机构也是不够的,尤其是如果其他西方国家都在积极参与。”
报道称,一些前美国官员认为,美国与中国展开的这场新的影响力之争,也伤害到了它自身。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敦促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它曾支持对IMF的份额分配进行改革,赋予中国更重要的地位。然而,这一提议在美国国会已经没戏了。
报道认为,中国希望建立自己的金融机构,部分反映出中国感觉自己在现有架构中遭到排斥。
漫画:多赢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