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中国第一大省将要易主:领土面积竟然远超新疆了

2021-04-16 20:50作者:

  海南岛位于中国南端,与大陆的雷州半岛隔海相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屿。海南岛的面积说起来也是有趣,在各省中排名全国正数第一。

  读到这里估计网友们要笑了,什么?只有区区3.54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的海南岛竟然排名正数第一,那有160万平方公里的新疆难道打酱油去了?怎么可能嘛,难道小编的数学是小学体育老师对门的隔壁老王教的?

  诸位莫急,严肃的讲,省的面积指的是国土面积而不单单是陆地面积,什么是国土面积呢,国土面积包括两个部分:陆地和水域。大家别忘了海南可有个巨无霸小弟——三沙市!三沙市管辖着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等在内的260万平方公里的水域。所以海南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省。面积可是甩了新疆不止一条街区哦。

  中原政权最初是在黄河流域,领土控制范围几千年来一直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那么海南岛是什么时候纳入中原王朝的疆域范围呢,历代王朝对海南岛的控制力度又如何呢?

海南省地图

  一、秦汉时期

  现在的一些历史书上大多说海南岛最早是被秦朝纳入疆域范围的,这其实是不严谨的说法。秦朝对海南岛只有名义上的遥领,并没有在岛上设置任何行政机构,因此秦朝压根没有真正控制过海南岛。

  海南岛真正实际的被纳入到中国的疆域范围内是在汉武帝时期。在中国数不清的帝王中,汉武帝可谓是位列三甲的雄才大略之主,整个执政生涯有一大半是在搞扩张。在北边把匈奴赶到了今贝加尔湖一带;向西开拓河西走廊,威震西域各国,还曾征伐过中亚的大宛;东边灭掉了箕子朝鲜,边境线推进到了朝鲜半岛的汉江一带;西南方向招抚了云贵地区的土著方国;南方,灭掉了闽越和南越国,把福建和广东广西纳入了版图之中。等到汉武帝灭了南越,顺便把手伸到了海南,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儋耳郡。到这时海南岛正式纳入到中央王朝的的管辖范围。

西汉时期地图

  大家不要以为到了这里就万事大吉,事情可没那么“无聊”。汉朝在海南岛设置行政机构后官吏不断压迫当地的土著居民,这些人忍无可忍,最终揭竿而起,六十年间九次叛乱,由于海南位置太过偏远,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西汉中央政府无可奈何,最终不得已在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放弃了海南岛,中央势力退回到了雷州半岛。至此,西汉直至灭亡也未能恢复对海南岛的控制。

  转眼间已然过去了八十年,西汉变成了东汉。东汉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东汉的交趾郡(今越南北部和中部)发生了叛乱,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由于从广州到交趾海路较为便利,马援往来南海,抚定珠崖,于是顺手重新拿下了海南岛,在当地设置郡县,恢复了对这里的控制。但是随着东汉末年乱世来临,中原自顾不暇,遑论海外。

  二、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期,东吴黄龙三年(公元231年),吴大帝孙权派兵平定交州,在雷州半岛设立了珠崖郡,依旧未能在岛上设置有效机构。

  南北朝时,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复立珠崖郡,治徐闻,不久又废。

  梁朝武帝时期,冼夫人控制了海南岛和广东沿海一带,由于冼夫人主动归附朝廷,梁国设置了崖州,对海南岛进行了有效管辖。

  然而随着南朝的不断衰弱,大陆对海南的控制力度再次退缩。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图

  三、隋唐及以后各个时期

  隋朝兴起于关中,在巩固了对北方的统治后,挥师南下灭掉了陈国统一了南北。公元604年,中国又迎来了一位野心勃勃、意气风发的雄主“隋炀帝”杨广。杨广即位后定国号为“大业”,充分说明了他的政治理念。随后杨广开始四面出击,向西吞并吐谷浑,威震西域各国;向北平定契丹的叛乱;并且招抚海外各国;征伐高句丽。

隋朝疆域图

  就在此期间,隋朝势力再次进入了海南岛,在当地设两郡(珠崖郡、临振郡)十县,对海南岛进行了有效管辖。从这一时期开始,海南岛完全纳入了大陆的统治范围之内,唐朝代隋之后承继了已有体制。随后的宋元明清直至如今始终按照这个情况传承了下来。

  一言以蔽之,海南岛在汉武帝时期被实际纳入,但其后多有反复,从隋炀帝时期开始中央政府对海南的管辖进入了持续的“常态化”。

  中国各省战斗力排行:看看你家乡怎么样

  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

  中国各省战斗力大排名

  1,湖南,四川,重庆

  湖南,不用多说,“无湘不成军”。川军和重庆兵,山地作战能力奇强,看看对越自卫反击战就知道了。

  青藏高原很多驻军都是湖南,四川,重庆的人

  吃苦耐劳,青藏高原很多驻军都是这三个地方的人。且多谋略,不用我多说,数数中国的将军就行了。

川军和重庆兵,山地作战能力奇强。

  2,东三省

  之所以排第二就是因为不适应山地作战,但在平原地区所向无敌,想想林彪的四野就知道了,很多攻坚战都是四野打先锋。

  东三省的人当兵在平原地区所向无敌,想想林彪的四野就知道了。

  可叹当年陈诚不识货啊。豪爽,重义气,血气方刚,打红了眼,连老娘都可以不要了。

东三省的人骨子里豪爽,重义气,血气方刚。

  3,陕西,山东

  虽然亢奋人心的秦腔已快随风而逝,但彪悍的大秦雄风还在。据说,越战时陕西兵很厉害,战斗力很强。陕西兵里面最让越南人害怕的就是延安兵---因为延安兵从来不带回来俘虏,其他地方的兵都是把俘虏带回来处理,延安兵嫌麻烦,直接枪毙--不但节约人力,物力,也解恨。

  所以越南人一听说冲锋的是延安人,马上就撤退,基本上没有人敢对抗---因为对抗就意味着只有死亡。山东兵,憨厚,老实,坚决贯彻上级的命令,上了阵地,说顶住,就是打到最后一个人也坚决不撤。

  可惜是不够灵活,有越战老兵说山东兵越战时经常傻乎乎的直接就用明码发电报了,我估计是打急了,呵呵。抗日战争的时候牺牲了不少。

山东兵,憨厚,老实,坚决贯彻上级的命令

  4,河北,河南,山西

  河南,中原之地,历来想要在中国当皇帝,必逐鹿中原。也许是你来我往的净在自己家地盘上打来打去的,烦都烦死了,还招了不少罪。

  基本上都是外来人在这里打,所以也看不出本地人的作战能力,不过,战争期间也出了不少可歌可泣的事。

  山西,虽多出商人,像大名鼎鼎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清朝的时候山西商号更是遍布全国各地,但这丝毫不影响山西人的作战能力,地道战,地雷战确实让日本人伤透了脑筋,但也伤了不少自己人。而且山西人的大规模作战能力比较弱,省内小打小闹还行,出了省就不行了。

  河北,和山西一样,当年属赵国,令强秦头痛不已。八国联军的时候曾取得震惊中外的“廊坊大捷”。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英雄辈出,有兴趣可以看看《河北抗日英烈传》。

晋察冀边区可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模范抗日根据地。

  5,湖北

  湖北人素有九头鸟之称,但打起仗来,也是敢杀敢拼的,感谢楚南公的那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让大家知道,虽然在那片富饶之地,还是有一种不屈的精神存在的。不过似乎湖北兵不太听指挥?呵呵!

湖北人素有九头鸟之称,但打起仗来,也是敢杀敢拼的

  6,安徽,江苏

  安徽和江苏(主要指苏北)得益于李鸿章的淮军,当年灭掉太平天国,三支大军,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还是李鸿章的淮军抢了头功。

  可惜后来的平壤之战败的一塌糊涂,就此抹上一个莫大的污点。

  再后来的甲午之战,更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啊,只怪李鸿章用人不当啊(叶志超,丁汝昌皆是淮系的)。

  江南之地就不用说了,当年还曾打败楚国,可现在,您要想风月雪月,就去那儿吧。

安徽和江苏(主要指苏北)得益于李鸿章的淮军

  7,贵州,云南

  贵州兵,同样的吃苦耐劳,山地作战能力尚可,平原不行,越战的时候打的不错。抗日时期建立了独立团、游击队、黔东纵队、贵州抗日救国军等十几支革命队伍。

  云南,吴三桂待过的地方,当年倒是挺强的,把康熙也愁个半死。最有名的是滇西抗战,而后出了不少少数民族抗日游击队。越战的时候出力不少,毕竟对那一片的地形熟悉。

贵州兵,同样的吃苦耐劳,山地作战能力尚可,平原不行

  8,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

  遥想当年的成吉思汗,金戈铁马,所向披靡,所到之处无不跪倒拜服,可惜现在再也不是马背上的民族可以驰骋大地的时候了,但民风依旧彪悍。

  因为有了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宁夏人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回族人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可惜生不逢时啊。现在用飞机大炮,不用马了。

  甘肃,青海,解放前也是马氏家族的地盘,据说战斗力挺强,结果还是被王震的359旅横扫。这里曾令历朝历代都头痛不已。估计打起仗,不会太差。

宁夏人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

  9,北京

  北京人娇气,喜欢自夸,但打起战来还是有的一拼的,不过前提是你把他惹急眼了,呵呵。

  北京人娇气,喜欢自夸,但打起战来还是有的一拼的

  10,浙江,福建,江西

  浙江人,福建人当年被倭寇害惨了,直到后来来了戚继光,才免遭欺辱,更将倭寇赶下海去。

  福建人当年打台湾的时候,出力甚巨,也是一大功臣。而且华侨甚多,极大的支持了抗日。

福建人当年打台湾的时候,出力甚巨,也是一大功臣

  这两省陆战不行,但海战很好,毕竟靠海嘛,呵呵。中山舰上有不少福建人。

  江西人一句“老表”就可以把关系拉的很近,但似乎有些狡猾,呵呵,有点贬意了,打仗一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掉链子。南昌起义为其增色不少,可惜没几个是本地人。

  11,广东,广西

  广西人在越战时出力不少。其实这个地方我也不太了解,只是觉得两广是不可分开的,见谅啊。

  广东人在鸦片战争的时候出尽风头,三元里抗英。北伐时候的黄埔军校,解放战争时候的东江纵队。

  后来就不行了,越战后,有越战老兵说,广东兵最狡猾,冲锋的时候假装摔倒,呵呵。

广西人在越战时出力不少

  12,天津

  天津人,呵呵,看到天津人就想到张大民。不过天津人还行,平津战役的时候也出了不少力。

  查了查网页,好像抗日救亡运动多,可上战场的没多少。

  天津的一个网页上列出了很多名人,但大多是在天津就读或短暂生活的,像吉鸿昌,张自忠等,本地人好像不多,只有聂士成,王锡朋。

天津人,呵呵,看到天津人就想到张大民

  13,台湾

  台湾,在明末的时候抗击外来侵略还是很有骨气的,也抗击了几次,虽然失败了。但到后来日本人统治时期,嘿嘿,嘿嘿……

  不过,蒋介石的兵还是可以的,不过都是大陆去的,现在嘛,估计勉强。

台湾,在明末的时候抗击外来侵略还是很有骨气的

  14,上海,香港,澳门

  香港,澳门,弹丸之地,不提也罢。

  上海,远东的明珠,经济很强,二三十年代的时候比东京还繁华,也许就是因为太繁华的缘故吧,根本没心思打仗,所以战斗力太差,估计10个打1个都不一定能赢,网上不是流传上海人是“魔法师”嘛,呵呵,如果是战争期间,我们只能希望他们在后方多提供后勤保障了。

香港,澳门,弹丸之地,不提也罢。

上一篇: 北京出手震惊美国!中国首派特种部队奔赴叙利亚
下一篇: 外星人透露地球惊天内幕:人类起源曝光令人震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