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月17日凌晨0时开始,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称“伏尔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
被查封的酒类
饮酒在给人们带来精神愉悦的同时,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偷盗,抢劫,毁坏财产和家庭暴力等丑恶现象急剧增加。禁酒令实施的初衷,本是为了减少因饮酒而引起的暴力犯罪。但很快,禁酒成为了美国人犯罪的最大源头。
正规市场被禁的同时,地下黑市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市场上没有合法的酒类出售了,秘密酒馆取代了合法酒馆,酒的走私活动由于获益甚丰,日渐猖獗。
当时的美国黑帮收益来源不再是妓院和赌博,而是走私贩卖烈酒。诸如阿尔·卡彭之类的黑帮老大靠走私黑酒获利达数百万美元。警察和政客当中也有大量爱喝酒的人,由此引发的贪污腐败问题是美国巨大的社会问题。1929年的“情人节大屠杀”中,卡彭的几名手下冒充警察,在芝加哥市中心的大街上,公然枪杀7名敌对的黑帮成员。
除了走私酒类饮料,很多帮派还偷盗工业酒精。由于工业生产中需要大量的工业酒精,美国政府在颁布禁酒令的同时并未禁止工业酒精的生产。为了制止偷盗,政府官员在工业酒精里掺入杂质甚至是有毒物质,让其变得难以饮用。
1927年,有化学家将买到的私酒进行化验,发现里面的毒质竟无奇不有,包括煤油、马钱子碱、汽油、苯、镉、锌、汞盐、尼古丁、乙醚、甲醛、氯仿、奎宁、丙酮等。仅在1926年的纽约,就有约1200人因喝到这种酒而致病,导致近400人身亡。
1929年,美国大萧条开始,众多失业人员借酒浇愁,实行了多年的禁酒令很快成为一张废纸。
1933年,反对禁酒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随后他将这条法令废除,这也是美国唯一废除的宪法。
施行了近14年的《禁酒令》终于被废除,美国人又可以痛快喝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