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安倍这下慌了:日本对中国一数据三年来首次下降

2021-03-11 18:28作者:

  据日本共同社1月25日报道,日本财务省25日发布的2015年贸易统计初值显示,对中国的出口额比上年减少了1.1%,三年来首次出现下滑。 日本政府把日元贬值带动出口企业业绩向好作为了拉动经济走向复苏的主要力量,但日本经济可能会受到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经济的影响。

  2015年日本的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3.5%为756,31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2万亿元),其中对华出口为132,292亿日元。智能手机零部件的出口增长,但排量2000cc至3000cc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出现下滑。中国收入较高阶层的消费似乎出现了停滞。

资料图:日本对华出口下跌

  同时发布的2015年12月贸易收支中,对华出口额也比上年同期减少8.6%为11,571亿日元,连续5个月出现减少。

日本汽车生产线

  财务相麻生太郎此前曾就中国经济表示:“存在着设备过剩等背景,清理起来需要时间。”如果对华出口持续低迷,日本政府也有可能被迫修改重振经济的策略。

  日本人慌了!中国这些东西正在快速占领日本

  曾有新闻报道,看到中国血拼团在日本疯狂抢购电饭煲和马桶盖,才懂得设计精致、智能化的日本制造产品已经风靡中国了。中国制造真的不如日本制造吗?中国产品真的被日本打败了吗?

  日本其实是一个资源稀缺,地狭人多的国家。日本主要是依靠国际市场的国家,最怕的是啥,就是市场丢失,被其他国家抢走了

  然而,仅仅十年,中国制造在各行业的崛起已经把日本挤压得喘不过气来!

你信不信?中国制造占领日本!

  不少从日本买回来的东西,包括此前被中国游客热抢的马桶盖,仔细一看,上面可能印着中国制造,顿时感觉自己像搬运工,亏大了!其实在日本只有有钱人才买本土制造的产品,普通日本人买的都是咱“中国造”!

  据一位资深代购透露,由于日本本国的生产能力有限,本土制造的东西比较少,基本上都是用中国或其他国家制造的产品。比如热销的日本保温杯,也很少是日本制造的,大多数是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生产。

淘宝之父 马云

  日本人不相信在中国本土购买的东西,只相信出口到日本的东西,因为中国对出口的东西要求相当严格,这些商品一般都经过了严格的检验。所以如果在日本买到中国制造的东西,不用奇怪也不用心塞。

  在日本产业界看来,价格低廉的中国制造却让他们“爱恨交加”。

  目前,在日本市场的中国制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各大超市、卖场里销售的并不知名的中国品牌;另一种是,日本当地的品牌,在中国开设工厂,生产加工之后再运回日本进行销售。归根到底,这些商品的名字都叫中国制造,而日本人每天都在使用着来自中国制造的商品。

  据数据显示,一位普通日本人生活中的吃穿用度,大部分都来自大洋彼岸,而在全球的制造业大军中,它们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中国制造。比如,每天叫醒起床的闹钟,是大阪街头的百元店买的,在那里,大部分商品从中国采购;而洗脸用的毛巾和工作服等纺织品也来自中国。

  如今,在日本的超市和大型商场里,20%~30%的产品来自中国;日用小商店中,80%左右的产品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产品在日本已经不可或缺。

超市里中国货物越来越多

  中国制造不再是廉价的代名词,华丽丽地走向国际市场

  “中国能造各种厉害的高科技,但连一个单反相机都搞不定”,中国只会做形象工程,还抱着这种观点的人,那你一定还生活在上个世纪。

  日本企业的黄金时代已终结

中国游客赴日购物

  曾作为日本制造代表的索尼、东芝、夏普、松下等知名企业近年来先后陷入亏损泥潭。以索尼为例,这家曾风靡全球的企业2008年以来累计亏损了117亿美元,在不断裁员、卖楼、拆分资产后,依然难以实现盈利。后来索尼力推智能手机,但如今的销量远不及小米——一家68年的老牌企业竟被一家刚成立才几年的中国公司轻松打败。

  为啥这样说?咱们先来看看前几年的例子!被中国抢走的日本行业有哪些?

  十年前,有人说日立电视多好、松下电视多高清,而中国连个电视机都造不出来,于是现在市面上看不到多少日本电视了,中国电视机行业迅速崛起挤垮了日本电视机市场。

  十年前,有人说日本的东芝电脑用着逼格多高,中国连个电脑品牌都没有,现在的市面上的东芝电脑堪称熊猫,联想现在已经成为pc端龙头老大,并购了美国的IBM。日本pc行业衰落!

  十年前,有人说日本的索尼、夏普比国内的手机就是好,中国只能造个山寨机,再看今天的日本市场,华为力压日本厂商,2015年7月,日本公开市场占有率第一。

  十年前,有人说三洋的洗衣机比国产的好用,国内连造洗衣机的技术都没,海尔洗衣机不仅销往全球,还造出了专门洗土豆的洗衣机。日本媒体更是称海尔是日本家电行业的掘墓人!

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五年前,有人说,日本二战都造出了航母,中国至今都没有造出航母,现在中国不仅有了辽宁号,更是亚洲唯一一个在造重型航母的国家。

  这是要把日本往绝路上逼啊,电器、电脑、手机等等已经慢慢没日本啥事了,日本说过仅存的就是相机和汽车了,现在我们还依然要说,中国连数码相机和汽车都造不出,那样才过十年,日本可能啥也剩不下了。

  中国为啥不生产数码相机?

  现在的单反相机,里面的电子构造不仅复杂,而且精细,但这些我们中国都能造。那为啥中国不造呢?

中国人到日本购物

  主要是市场已经饱和,新参与者面对极大的市场门槛,短期投入大,风险大。所以大部分企业家都没兴趣做单反。

  单反属于高度商业化的东西,有专利门槛和技术壁垒,我们的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短期内生产出来的相机相比佳能尼康,不占任何技术优势,无法撼动其行业领先,那这样投入肯定没有企业愿意干!

  中国制造迟早将超越日本,在世界范围内崛起也只是时间问题

  尽管中国的技术并不落后于人,但是最近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股市不振,有些人对中国制造的未来忧心忡忡,甚至有唱衰者以为中国制造现在腹背受敌(前有美国、日本、德国,后有印度、越南、泰国等),终将有被替代的危险。这完全是瞎想和猜测。不容置疑的是,中国制造正在崛起。

  原因是中国制造拥有亿万人口的广袤市场、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以及不断崛起勇于创新的创业者和开拓者。

  一直以来,许多人眼中的中国制造是这样的:通宵达旦的廉价工程师、流水线上不分昼夜的工人、以及各公路上深夜疾驰的货柜车司机等等,这些都是事实。但是今日不同往日,随着中国政府对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各项招商政策的完善,以及大量技术性人才的培养,慢慢使得中国制造的产业配套能力逐渐增强并变得无以伦比。这是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拥有的能力。

  可以肯定,未来十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复制这种能力,这是中国制造崛起的扎实基础。只要循序渐进地升级技术和管理,逐步提升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中国制造将变得越来越强。

日本街上在庆祝春节

  除了这些优势之外,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潜在的消费实力也是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中国不仅仅是世界工厂,中国还是一个重量级的世界市场,尽管最近有外企撤走中国,但从频频出现的"员工荒"来看,说明巨大的消费市场业还存在,部分劳动力已经转向商业。

  在欧美市场需求疲软,经济不振的困局面前,中国是有理由骄傲的,中国有广袤的内需可以促进,中国就是人多力量大。再加上政府政策的积极导向作用,中国制造将得到较快速的升级和转型。

  最后,一大批崛起的创业者也是中国制造崛起的中坚力量,马云、王健林、柳传志、雷军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正在步入国际舞台,将中国制造变成一个响当当的名牌。有这样一支发愤图强的创业者队伍,中国制造想不崛起都难。

  中国人,我们要自信!

日本商店里挤满了中国制造

  中国国民的心态很有意思,总爱拿自己国家的短处比其他国家的长处,非要所有行业都得最牛才行,只要一个行业做不到第一第二就不能接受,然后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

  考虑到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然是日本的两倍,中国制造的种种不自信的确令人反思。

  忘掉所谓的智能马桶和电饭煲吧,别被日本的丰田车迷了眼,我们也有国产的长城车远销海外;别被日本的电子亮瞎了眼,我们也有华为、小米和魅族价廉物美;别再崇拜日本的资生堂等化妆品,中国也有百雀羚等国货品牌。虽然我们的制造业与日本还有差距,但是目前中国许多行业正在不断崛起,向日货发起挑战。

  中国人总是在比较中忘记了自我发展和创新。中国人活的真累,既要和黑人比体育,又要和白人比科技,既要和德国比汽车,又要和美国比软件比飞机比航母,和韩国比美女,和北欧比福利,和新西兰比牛奶,和阿根廷比牛肉。放下崇洋媚外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在我们擅长的领域,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最高峰。

  其实,没有理由对中国制造的未来感到担心,无与伦比的庞大市场需求一定会倒逼企业不断创新,中国人造出更适合国人的马桶圈、吹风机和电饭煲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人请记得这句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别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

上一篇: 越南政坛又发惊人巨变:亲美巨头阮晋勇被赶出局
下一篇: 越南船突然闯入太平岛 台湾守军罕见果断开炮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