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瀚海狼山推文,说明核潜艇为何是深海大洋中的霸主。地球上的海洋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0%以上,全球海洋平均深度超过4000米,拥有大批先进核潜艇的超级大国确实可以掌控全球的主要海域。但是全球还有很大一部分海洋面积是深度在300米到10米之间的浅海大陆架。在这些海域,强大的核潜艇难以发挥性能的全面优势,反倒会“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这可以戏龙的大虾,就是先进常规舰艇。
从诞生参战到今天,潜艇的战绩绝大多数都是常规潜艇取得,而核潜艇的战绩,似乎只有马岛战争中击沉阿根廷巡洋舰这个孤例。常规潜艇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击沉过包括航母在内的军民船舶几千万吨,战果堪称辉煌。
两次世界大战的陆战和空战资料早已公开。但是美英在两次大战中的反潜资料、关于各大洋战区的水文资料,仍然深锁在他们国防部的档案柜中,秘不示人。
可见反潜作战,直到今天,仍然是高度复杂和困难的作战科目,过去一百年的档案,到现在仍然有实战价值。
在和平时期寻找一艘失踪的常规潜艇,和在作战期间寻找一艘敌对的潜伏潜艇,一样困难。常规潜艇出海深潜以后,若不主动和总部联络,靠卫星和长波电台等现代手段,都不可能即时知道潜艇的具体位置和潜艇内部发生了什么。例如,2003年中国海军的361号常规潜艇在内长山列岛海域失事,只是因为同一艘渔船在两天内,两次经过处于半潜状态的潜艇附近,发现情况不对劲,上岸后通过民间途径紧急报警,海军总部才知道该潜艇已经出事几天了!
在作战或者演习状态下,常规潜艇极其难以被发现。中国的宋级柴电潜艇,曾经不止一次在小鹰号航母5海里内上浮,这就是军迷津津乐道的“SONG阻鹰”,若战时如此,小鹰号早就吃上七八枚鱼雷了!
美国海军鉴于东亚地区有世界上最密集的常规潜艇集群,中俄的先进常规潜艇对美国舰队行动有重大威胁;而美国海军目前已经没有柴电潜艇,因此专门从瑞典租借了一艘哥德堡号常规柴电潜艇,作为假想敌和美国海军演练浅海攻防对抗。结果发现常规潜艇极其难以被发现和定位,反倒水面反潜舰只,多次被潜艇“命中”!
常规潜艇体积较小,行动灵活,又善于利用水层、海底礁石、水生生物、繁忙航道的水下复杂噪音环境进行隐蔽待机;特别适合在重要的狭窄海峡和水道伏击任何来犯之敌。在潜伏期间,不会发出任何水下噪音和能量辐射。不像核潜艇在潜伏时,仍然有反应堆的内部循环噪音和热量释放。
而核潜艇在水下高速机动和迅速变深优势,在大陆架浅海很难发挥,因为核潜艇本身吨位庞大,一旦机动幅度过大,就有可能撞击海底或者触礁。巨大的核潜艇在大陆架“翻江倒海”式的机动,很容易把海底的泥沙全部搅动起来,对方飞机和舰船在目视条件下就能发现核潜艇的具体位置,一旦暴露,最强核潜艇也只能面对被疯狂追杀。
中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其中300米深度以内的浅海大陆架超过30%,在现有国力条件下,水下力量核常并举,保持常规潜艇部队的数量和性能双世界第一,仍然是我们的长期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