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白宫职员揭秘 当年希拉里把克林顿打到流血
由美国政治记者布劳尔撰写、大爆多个第一家庭在白宫生活点滴的新书,将于周二出版。有美国传媒率先揭露新书内容,指原来当年前总统克林顿的性丑闻曝光后,不但被太太希拉妮下令「瞓梳化」数月,更有职员发现床单上有他的血迹。虽然克林顿宣称是自己弄伤流血,但职员认为他是被希拉妮用书击伤所致。
新书名为(The Residence: Inside the Private World of the White House,暂译),布劳尔访问过百名前白宫职员及前第一家庭成员。美国媒体预先得悉新书内容,指克林顿入主白宫后,有职员不时听到他和希拉妮发生争执,后者更曾用粗言大骂。新书称,希拉妮曾在房内向丈夫掟重物,职员相信是台灯。
希拉里夫妇
二人的关系随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曝光后,变得愈来愈差。克林顿被太太赶出主人房,要睡在主人房旁的私人书房梳化上3至4个月,而很多女性职员都认为他是「罪有应得」的。后来,虽然希拉妮批准丈夫一起睡,但有佣人发现床单上有克林顿的血迹。虽然当事人坚称是意外弄伤所致,但多数职员认为他是被希拉妮用书击伤。
希拉里丑闻
新书也揭露遇刺身亡的前总统甘迺迪在白宫的生活,据指有职员曾在时任第一夫人积琪莲离开华盛顿时,目击甘迺迪在白宫的泳池内裸泳,而且他并非一个人游泳,身旁更有数名白宫女秘书陪伴。另外,有职员指当积琪莲不在时,白宫2楼时常有裸女出现。
希拉里为报复奥巴马 竟曝出他2次黑暗性丑闻
美国《军队时报》最新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访的近2300名现役军人中,仅有15%对奥巴马的执政表现表示支持,远低于2009年业已低迷的35%的支持率。同时,其反对率在过去5年内从40%升至55%。
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包括奥巴马带来的军事文化巨变,包括终结针对同性恋军人施行的“不许问,不许说”政策,誓言解禁女性参战,以及打击军中性侵犯和性骚扰行为。
从这样原因就可看出:奥巴马对同性恋很宽松。那奥巴马为何会如此放松同性恋?原因无他,奥巴马也是同性恋。
美国一名同性恋男子表示,曾和奥巴马在高级沙龙邂逅,吸食「快克」(精炼可卡因的一种)。随后,发生两次性行为。
白人同性恋男子赖瑞·辛克莱日前宣称,他在1999年曾与奥巴马一同吸毒且发生两次性关系,并上传有奥巴马身影的视频影片,还指控遭奥巴马幕僚恐吓。外界分析,如果丑闻属实,恐怕会对奥巴马的白宫之路造成不小伤害。
赖瑞·辛克莱现年46岁,自称是同性恋,同时也是民主党登记党员。日前,他主动向美国各媒体爆料,指在1999年11月,他与时任伊利诺伊州议员的奥巴马吸毒且发生性关系。
由于爆料不受美国媒体正视,几乎未见报道,辛克莱上月乾脆把自制有奥巴马身影的影片张贴在热门影片分享网站上,短短几周,已有超过25万人次点阅。然而,美国媒体依然不理会,为此,上周他还拉大动作向明尼苏达地区法院,指控遭奥巴马幕僚恐吓。
他表示,当年他和奥巴马是在芝加哥一家高级沙龙邂逅,两人随后鑽进他的加长型豪华轿车后座,奥巴马在车内吸食「快克」(精炼可卡因的一种),还拿出粉末状可卡因给他吸食,两人「腾云驾雾」后,发生第一次性关系。之后,两人又转往他投宿的饭店再次吸毒,发生第二次性行为。
辛克莱上周提出的诉告,指他的公民权遭奥巴马以及民主党严重侵犯。他说自己是生理残障人士,还宣称是在1999年与奥巴马吸毒、发生性行为后,身体才出现状况。
大爆猛料:希拉里如此仇视中国竟然只因一个男人
有关2016年总统大选的讨论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上周末,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在一篇冗长而又过分热情的文章中表示,现在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的身上。
尽管希拉里已经正式宣布将不参加总统竞选,她很满足于现在为生活重新充电、享受政治之外简单生活的状态,至少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是如此。
不过,倒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人支持希拉里。
尤其是对年纪较长的民主党人士来说,她几乎就是一个不可打败的候选人。
在过去几十年中, 希拉里始终展现着自己超凡的能力,正如她在纽约竞选参议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她的政治本能是其同辈之中最为可靠的。
然而那些认为总统宝座于希拉里 是十拿九稳的人却忽视了政治辩论可能改变的方式。
希拉里始终展现着自己超凡的能力
希拉里的软肋并不是她的性别(总而言之,这反而是一项优势,许多人——无论男女——都认为美国是时候出现一位女总统了)或年龄(假设最近困扰她 的健康问题能够痊愈,那么年龄问题对她来说,并不会比上世纪80年代罗纳德·里根所面临的年龄问题更为严重)。
希拉里和她的丈夫
她真正的软肋在于:中国,中国,还是中国。
其他暂且不提。多亏了贸易游说团体的多方努力(去年,这股势力比以往更加卖力地让美国人相信,中国正处于崩溃边缘,或者至少正在失去其经济增长 魔力),中国在年总统竞选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但正如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所说的,你不可能一直愚弄所有人。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曾指出,在经济领域中,比“中国出口将保持大踏步前进”更为确定的事情,还真找不出几件来。
所以,到2016年,美中贸易失 衡将成为一个无法掩盖的事实。
美国的外债问题也是如此,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不过是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另一种体现。
尽管中国和其他东亚出口国在过去几十年 内极富创意地支撑着美元的高价值(更别提这种价值是虚高的了),但如今这已经是极致了。
以美元为基础的传统全球货币体系现在正逼近转折点,且其在2016年前崩溃的可能性高于50%。
当然,美国公众最终会意识到,美国目前的对华政策——概括地说就是问中国借钱,然后伙同其他国家对抗中国——是其超级大国历史上最为荒谬的政策之一。
随着选民们检讨对华政策这辆列车的失事原因,一场寻找替罪羊的运动即将展开。
希拉里在中国问题上的直觉或许一直以来都要胜过她的丈夫
尽管希拉里在中国问题上的直觉或许一直以来都要胜过她的丈夫,但她也可能会蓦然发现自己可能大错特错了。
日本媒体7月30日文章,布鲁金斯学会分析家迈克尔·奥汉隆在美国媒体撰文讨论希拉里的中国政策。
有望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的希拉里
希拉里被看做2016年总统竞选的民主党热门候选人。奥汉隆认为,有必要探讨“假想总统”希拉里的中国政策,尤其是考虑到,她担任国务卿时将大部分精力投向亚太地区。
希拉里在中国的官员和学者中很不受欢迎。
她担任国务卿时,奥巴马政府许多最不受欢迎的举动中,多数要归于她,比如美国更多介入地区领土争端、批评中国违反人权等。希拉里卸任,北京明显松了一口气。
那么,如果希拉里担任总统,对美中关系会意味着什么呢?
在一些人看来,中国人对希拉里的不喜欢与其说是障碍,不如说是一种“荣誉勋章”。按照这种观点,让北京怕你总比让北京喜欢你好。
澳大利亚外长朱莉·毕晓普似乎信奉这一点,据称她曾对媒体表示,“中国不尊重弱者”。
美国有一些人会希望白宫持类似态度。“中国新闻网刊”的创立者比尔·毕晓普认为,现在“北京愈发不尊重奥巴马及其第二任的外交团队”。
在那些认为奥巴马已经失去中国尊重的人看来,由对华强硬的希拉里掌控局面更好。
北京或许不喜欢她,但可能习近平及政府会更尊重她——在此背景下,“尊重”与美国的威慑力直接相关。
若希拉里当选总统 中美关系或更加紧张
但这也是一个阻碍,因为它会毁掉中美两国领导人在正式会晤前,发展良好个人关系的任何可能。
如果希拉里当选,中美两国领导人个人关系的紧张将会继续
政治分歧和地缘政治因素决定,美中关系不会一帆风顺,但最高领导人的个人关系或许是有助于消除战略不信任的唯一因素。
现在两国的战略不信任高得危险。奇怪的是,虽然小布什在外交上表现平平,但他与中国领导人的热络关系有助美中关系的稳定。
奥巴马政府就没有这种“奢侈”了。他们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想与习近平发展密切关系。
但他们的努力基本白费了。如果希拉里当选,中美两国领导人个人关系的紧张将会继续。
美国下一任总统竟已内定是她:中国这回麻烦大了
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或许还没正式决定要不要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其他人却已经得出结论:她会。
她的回忆录《艰难的抉择》(Hard Choices)于今日上市。她的巡回售书活动,看上去将更像一场竞选之旅。民调显示,她一直是民主党内的领跑者——有人甚至会说她是一个“遥遥领先的”领跑者。
现在的问题不在于她是否会竞选,而在于她为何竞选,以及如何竞选。在2008年的上一次尝试中,她被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高人一筹的竞选努力击败。2002年她作参议员时投票支持入侵伊拉克,也对她造成了拖累
现在,希拉里等到了弥补的机会。如果把自己塑造成总统的必然人选,会适得其反。而她的全球知名度和执政经验让她处于一个理想的位置,去开启一场关于美国未来的辩论。这会让她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推动者。
最大的疑问在于,她能否超越严重困扰奥巴马总统第二任期——以及第一任期大部分时间——的党派分歧。
答案还远不清晰。奥巴马已陷入到可怕的困局当中:美国政府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即立法部门和行政部门——译者注)之间的分歧很少像现在这样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的执政风格太不符合华盛顿的口味。还有一部分原因大概在于,他是个非裔美国人。美国人仍未彻底摆脱种族歧视之嫌。
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共和党在2008年华尔街危机后向右急转。希拉里需要阐明她将以何种不同的方式应对茶党(Tea Party)。她已经遭遇到的反对表明,她未来的路途会很艰难。
希拉里的新书花了一整章来讲述班加西悲剧,四名美国外交官在这场悲剧中丧生,其中包括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当时希拉里任美国国务卿。并无证据表明希拉里在此事中存在失职之处。她很可能是想通过正面对待这件事,来翻过这一页。但选民们已经听厌了班加西事件,到2016年时他们肯定不会再理会此事。
而希拉里的年龄——到2016年时,她就69岁了——届时却可能被共和党拿来大做文章。他们还(毫无根据地)暗示称,希拉里在2012年末遭受脑震荡,大脑受损。希拉里表示,如果参选,她会披露自己的医疗记录。但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届时她会受到何种攻击。
好消息是,她已“身经百战”。上世纪90年代作第一夫人时,她曾遭受猛烈的个人攻击,在2008年不成功的竞选中又是如此。在竞选集会时,经常有人冲她大喊:“给我熨熨衬衫”。她可以将此化作自己的优势。在作过美国的最高外交官、参议员和第一夫人后,希拉里的性别和经验应该能给她带来帮助。
在外交政策方面,她需要阐明自己将如何恢复大国政治,尤其是如何应对正在成形的中俄联盟的威胁。鉴于她在外交方面以强硬着称,这个问题在她面对的挑战中应该算是较为容易的。
另一大挑战将是帮助美国中产阶级面对经济困境。奥巴马上台后曾求助于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政府的顾问们。希拉里需要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办法。
鲁宾经济学(Rubinomics)的时代已经结束。尽管希拉里出身政治世家,但民调显示她受到蓝领选民的尊敬。数百万女性选民有理由为终极“玻璃天花板”被打破的前景而兴奋。
实际上(如果不是事实上),希拉里的竞选活动已经启动。只有她能做出艰难的选择,确保所有这些喧嚣都是值得的。
希拉里主张对华交流与制约并举
希拉里在回忆录中就亚洲政策指出了存在三条道路:一是扩大与中国的交流;二是为制约中国,加强与中国以外各国的同盟关系;三是支持地区共同体。她表示:“我认为明智的做法是将三者融合起来。”
回忆录中还记载了希拉里任期中的逸闻趣事。其中一则是有一次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会议期间将其叫到身旁,希拉里以为是说什么敏感问题,但奥巴马却偷偷告诉她“牙缝里有东西”。
希拉里对此反复强调:“因为(和奥巴马)是朋友才能无话不说。这也是我们互助关系的起源。”
希拉里首次表示要做美国第一个女总统震撼全球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31日报道,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近日就其2016年是否参选总统给出最明确公开暗示:“我有这个打算。”
希拉里首次表示有意竞选下届总统
希拉里9月13日在苏格兰领取圣安德鲁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获颁学位后,希拉里与大学校长坎贝尔及苏格兰首席部长萨蒙德等人私下见面。其中一名宾客问她会否会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她最初回答“我还没有拿定主意”,但其他客人戏言这个答案不能令人满意后,希拉里回答:“是的,这不能令人满意。”她又补充说,“我有这个打算。”
这段对话发生在9月13日,但直到近日才被曝光。
此前,美国动作巨星、前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也透露想要竞选总统。为了竞选总统,施瓦辛格正在考虑推动修改宪法。
人们几乎每天都在猜测希拉里是否会参选总统。许多民主党成员都呼吁希拉里参选。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凯•哈根(Kay Hagan)透露:“参议院中所有女性民主党人已经联名写信给希拉里,鼓励其参选。”
美国参议员查尔斯•舒默(Charles Schumer)11月2日致电希拉里,支持她竞选2016年美国总统,并称她是在下届竞选中“击溃”茶党共和党人的最佳人选。
而据马克•哈珀林(Mark Halperin)和约翰•海尔曼(John Heilemann)的新书《加倍》(Double Down)爆料,2012年大选时,因奥巴马总统2011年的民意支持率下跌,奥巴马的幕僚曾考虑以希拉里取代拜登为副总统候选人。但最终研究显示,换成希拉里对此帮助并不大,因此作罢。
希拉里和七警卫在酒店爆出性丑闻惊人内幕揭秘
据美国《纽约邮报》6月12日报道,美国国务院一名检举人近日揭发说,国务院高层人士试图掩盖美国外交系统内部的违法犯罪行为,包括美国驻比利时大使和前国务卿希拉里安全卫队的召妓丑闻。
这名检举者是曾任美国国务院总检察长高级调查员的奥利莉亚-费德尼斯,她在一份备忘录中提到8个国务院内部案件,但由于包括希拉里的办公室主任谢丽尔-米尔斯在内的高级官员插手,这项调查被迫中止。
这些案子本来出现在国务院总检察长有关国务院外交安全局的报告草案中,但最终从正式报告中被移除。外交安全局负责向国务院官员提供保护,以及对国务院海外工作人员的犯罪情况展开调查。
据美国国务院内部文件,年12月,在一次为准备报告而召开的内部会议上,负责外交安全的助理国务卿埃里克-博斯韦尔说,自己对这些案件感到“震惊”,但要求总检察长把这些案子从正式报告中删除。
会议记录显示,博斯韦尔当时曾表示,把这些内容写进报告“也许会损害到国务院”。
奥利莉亚负责管理这份会议记录,也有机会接触保密级别为“敏感但非机密”的报告初稿。已于去年12月退休的奥利莉亚说,她对国务院官员针对犯罪行为的做法感到震惊,从而站了出来。
奥利莉亚的律师卡利-舒尔曼说:“不正当的干预行为来自被政客任命的官员(而非文职官员),高于国务院内部犯罪调查机构的层级。”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先报道了一些泄露出来的案件。报道根据奥利莉亚的备忘录指称,美国国务院负责内部管理的副国务卿帕特里克-肯尼迪命令中止针对美国驻比利时大使霍华德-古特曼召妓和娈童的调查。
调查发现,为了从事不道德行径,古特曼经常甩开自己的安全护卫,但护卫和使馆监察团队对大使的不当行为仍了如指掌。目前,古特曼仍在担任美国驻比利时大使职务。
报道还称,希拉里的安全警卫中至少有7人曾在护卫国务卿出访途中召妓,了解这一事件的消息人士透露,召妓行为就发生在希拉里居住的酒店,涉及的国家包括俄罗斯和哥伦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