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中国发展电磁弹射器”的说法,一直存在于坊间的传说之中,留给无数网友“不明觉厉”的印象。2014年,美国一网站公布的卫星照片,曝光了中国某地的露天电磁导轨高速牵引装置。
该网站称其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条电磁弹射器地面实验设施。这一消息,足够挑战人们的常识。
此消息在国内网络广泛发酵的同时,一篇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少将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时的获奖感言,被大面积转发。
歼-15B型舰载战斗机
评论界普遍认为,这位国宝级的技术少将,所透露的信息是——中国电磁弹射技术研究已获成功。
今年3月两会期间,我军电气工程专家马伟明专业技术少将公开表示,“弹射起飞技术完全没有问题,实践多次也很顺利,有信心运用到现实当中去”。 他在代表了水面舰艇动力发展方向的综合电力系统领域颇有造诣,曾在2002年和2013年两次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等功,其中第二次普遍认为和弹射器有关。
耐人寻味的是,落后一代的蒸汽弹射,在国内的研制进度并不比电磁弹射快。
歼-15B型舰载战斗机
就连美国,电磁弹射器都尚未服役——世界上第一艘电磁弹射航母“福特”号,两个月前才下水,尚在漫长的舾装中。在此领域,中国仅落后美国“一个身位”而已。
如何用电的力量,将舰载战机送上蓝天?其实,电磁弹射的基本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用强电流通过电磁铁产生强磁场作用于牵引器,牵引器位于磁场中的部分通强电流,磁场力就会带动牵引器,牵引飞机向前加速,达到起飞速度。”
而蒸汽弹射器,则是以航母蒸汽轮机发出的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气缸中的活塞,从而牵引舰载机起飞。从电影、纪录片和新闻视频中,经常能看到美军现役航母在弹射飞机时,轨道上总是烟雾弥漫。“因为一次弹射要消耗600多公斤蒸汽,每次弹射完都有大量蒸汽被排出,能量浪费很厉害。”
美军蒸汽弹射器的效率低得惊人——仅有4%~6%。“好歹美国航母是用核动力,可以如此挥霍,常规动力航母这样浪费燃油,续航能力会大打折扣。”相形之下,电磁弹射器的效率达到了60%左右,为航母节省了大量能源。
同时,电磁弹射系统还有容积小、重量轻等好处,而且没有了检修那密如蛛网的高温高压蒸汽管道的噩梦。“由于功率可根据弹射飞机的尺寸重量进行灵活调节,电磁弹射器可用于弹射各种有人飞机或无人飞机。
因为弹射力非常稳定,大大减轻了弹射对飞机结构的冲击,可使舰载机的机体寿命延长31%。”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蒸汽弹射器开始,在几十年前就对澳大利亚“墨尔本”号的蒸汽弹射器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其工程原理的了解程度自然较深。
歼-15B型舰载战斗机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研制我国自己的蒸汽弹射器,进过十多年的刻苦攻关, 终于在2006年至2008年完成了国内首条蒸汽弹射器陆上实验平台。
2004年8月,我国048航母专项工程启动,根据航空母舰工程发展规划,在改造辽宁舰之后,将建造两艘蒸汽弹射起飞的常规动力航母。
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蒸汽弹射技术需要的大型现代化锅炉和动力设备还在研制,为了尽快发展国产航母,随后调整策略,决定首先在辽宁舰的基础上研制和发展一艘类似的航母,即001A型滑跃起飞型常规动力航母。
歼-15B型舰载战斗机
据西方媒体宣称,目前该航母已经于2013年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而002型,也就是采用弹射起飞的航母也于2008至2010年技术冻结,完成全部详细设计,预计在2016年开工建造。
由于我国电磁弹射技术是2008年才开始走上正轨,所以一些媒体认为,我国002型航母的第一艘将确定使用蒸汽弹射技术,电磁弹射技术铁定跟不上002型航母的发展。根据分析,我国将在之后的该级航母第二艘才可能使用电磁弹射技术。
据悉,目前我军装备的歼-15舰载战斗机是无法使用弹射器起飞的,而在四代舰载机在2025年服役前,歼-15显然需要改进满足弹射要求。
据悉,最近,网上有“中船重工704研究所”(船舶特种辅助机电设备研究所)字样的歼-15工程模型图片,实际上就是用于验证前起落架部位应当如何改进才能承受弹射器工作时的冲击的,所以,未来,我们将看到用于弹射起飞的歼-15B型舰载战斗机的身影。
中国疑似国产航母工地震撼大曝光:已经铺设龙骨
4月22日,一张疑似为国产航母施工的图片出现在网络媒体上,从图片来看,建造的地点为辽宁省大连市的大连造船厂,有多个疑似大型船舶舱室的物品以及地面建筑设施出现在曝光的图片上。
从图片可以清晰的看到,疑似国产航母的建造工地位于一艘名为“远月湖”号的油轮旁的一个大型龙门吊下,整个工地已经被围起。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工地的前方,有5个明显为舰艇舱室隔板的物体。
众所周知,大型货轮的船体下部一般不会设有如此多的舱室,同时,从建造工地的轮廓来看,参照旁边30万吨级的“远月湖”号油轮,正在建造的船体长度大小可能和“远月湖”号相仿。一般来说,30万吨油轮的长度为330米左右,宽60米左右,而正在服役的辽宁号航母,长度为304米,宽71米,因此,这艘非货运船舶从尺寸来看,极有可能是传闻于去年开工的国产第一艘航母。
国产航母施工
而另外一组疑似拍摄于相同区域的图片显示,在施工工地悬挂有 “铸就强军魂 托举中国梦” 大幅标语,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这是一艘在建的大型军用船舶。
对比美国“福特级”航母的建造过程来看,疑似国产航母的建造过程较为符合已经开工6-9个月的状态,这些状态包括已经铺设龙骨、已经开始建造下层的舱室和开始建造船体的部分外壁。
疑似大型船舶舱室
综合各方面的消息来看,国产第一艘航母将以现役的辽宁舰为设计基础,因此其舱室的总体布局应该与辽宁舰比较一致。辽宁舰从舰艏到舰尾共分为22段,每段都是一个水密隔舱,从网友现场描述的连续5个隔舱壁来看,有可能是舰艏或者中后部动力舱部分。
自“辽宁舰”服役后,中国何时开工建造完全国产的航空母舰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此前国外媒体有大量关于国产航母开工的报道,国内媒体对此也有很多讨论,本次曝光的图片是首次有资料初步证实中国正在建造国产航母,随着疑似为国产航母施工项目的发展,其是否真的是国产航母开工建造也将水落石出。
振奋!中国三艘国产航母竟同时亮相
美媒称,中国互联网上最近出现了在一次官方活动期间展出的一艘航母模型,这是一大出人意料的情况。这个错综复杂的模型舷号为18,看上去与一艘美国核动力航母(“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相似。这艘中国航母拥有4部弹射器和3部升降机,还有众多迹象表明其为核动力航母,与“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非常相似。
震惊整个西方:中国17、18和19号航母接二连三曝光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报道称,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舷号为16,而2013年出现的一些照片显示中国一艘新航母的各部分正在建造之中。这艘新航母的舷号可能是17。所有这些迹象暗示,第三艘中国航母—即第二艘在中国境内建造的航母—将是核动力航母,而且在设计上可能与最近退役的美国“企业”号航母更为接近。“企业”号航母是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也是后来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原型。
中国正在建造航母,但看上去尚未致力于拥有众多航母来对抗美国,而是打算建造几艘来恐吓周边国家。
国产航母应该怎么建,建多少,成为网上和军事迷共同关注的话题。许多专家表示,中国建航母很有可能是以中型航母起步。
军事专家张召忠介绍,现在世界上航母分三个级别:一种是6万吨以上的,6万吨以上属于重型航母,像美国的“尼米兹”级,基本上6万吨以上,达到10万吨;第二类就是中型航母,中型航母基本上3万吨到4万吨这样的。第三类则是3万吨以下的轻型航母。
军事专家尹卓认为,我们中国的首艘航母肯定在中型以上,“小了没有意义,但也绝对不会是美国那样的超级重型航母,那个技术复杂造价太高,维持费用开销太大,我们毕竟是发展中国家,没有必要也负担不起那么昂贵的开销”。军事专家宋晓军介绍说,“我认为应该从中型入手,比中型大一些更好,可以多装一些设备,为将来批量生产做准备”。另有资深网友分析,中国第一艘航母大概在4万吨至5万吨,即中型航母。理由是,小型航母的试验意义不大,也不符合中国海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而大型航母的技术对中国来说过于复杂,从中型航母起步更为稳妥。
但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报道称,第二艘国产航母与美国“小鹰”级相似,满载排水量达8万吨,比7万多吨的首艘国产航母大近万吨,全通平甲板,拥有4条蒸汽弹射跑道。
名称:山东舰?广东舰?
据香港《南华早报》2月25日报道,首艘国产航母明年下水并非臆测,再经3年的装试,2018年成军应可实现。
据分析,按照“辽宁舰”的命名模式,大陆首艘国产航母以“山东舰”命名的机会最高,并与“辽宁舰”同驻青岛航舰基地。
也有分析称,第二艘国产或称“广东舰”,驻守南海,以纪念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三甲子。
动力:燃气轮机?核动力?
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10月刊报道,大连造船厂获得第一艘航母的合同,对于中国国内的建造航母竞赛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与此同时,中国还在为江南造船厂设计第二艘国产航母,目前设计图尚未冻结。同大连厂建造的航母相比,江南造船厂版国产航母的改动较大,尤其是动力系统方面。报道称,乌克兰武器进出口总局、动力制造部门曾向中国提出过两种大型特种军用船舶的动力方案,其中一种方案以燃气轮机为核心。
而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6月19日报道,中国第二艘国产航母可能是核动力,在设计上类似于美国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数量:3艘?4艘?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杜文龙认为中国的航母若要形成战斗力,至少需要三艘。“航母是消耗很高的一项装备,对任何国家来讲,它都是一种奢侈品。同时也是一种具有高端功能的高端装备。按照航母和一般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基本条件看,至少有三个功能,一艘作战、一艘训练、一艘在维护,形成一个最初级、最基础的作战能力,因此至少应该保证有三艘航空母舰在服役。这样一旦有事,能够保证至少有一艘航母能够在应该出现的地区出现。中国至少要形成有两个航母为组群的航母战斗群,这样才可以应对一些中度规模以上的作战行动。按照一般常识来讲,至少应该有三艘。”
中国公开第三艘航母建造过程:规模空前绝后
YST是不赞成挖当地附近的礁石来造岛的,因为这两个人工岛都必须足够大才能产生战略效益。除非在不需要填海的地方(譬如水深超过10米)可以很容易地从海底抽砂,否则填海造陆的材料最好都从大陆运来。
Eastandwest网友对南海填海造陆的费用做出非常科学估计,这个费用不但值得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是完全可以承担的。
甲。 美济礁和永暑礁变成人工岛后的价值
中国南海礁盘
如果大陆把美济礁发展成中国在南海的渔业中心,这些投资很快就可以得到回收,而且是边投资边回收,对国家的财政不会造成压力。
永暑礁的建设应该是纯军事的,它的价值也只有从战略意义上才能有正确的评估。YST 个人认为永暑礁的战略地位无可取代,因此它的战略价值就是南海的价值,更正确的说,是保证东南亚是中国后院的价值。读者认为它值多少钱?
乙。 造人工岛和造航空母舰的比较
根据的eastandwest网友估算,建造一个高出水面3米、面积为5平方公里的永暑人工岛需要100~500亿人民币。我们取其中间值,就算300亿人民币。这个工程所需要的时间不应该超过10年。
中国造船厂
我们用美国最大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作比较。1998年服役的「杜鲁门」号,排水量九万七千吨,可载80架战机,耗时九年完成,耗资45亿美元。1998年的汇率大约是1比8。2,所以「杜鲁门」号的造价大约是370亿人民币。
现在很清楚了,建造一个高出水面3米、面积为5平方公里的永暑人工岛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都和制造一艘10万吨的核动力航空母舰相同。
请问:在南海中心一个5平方公里的永暑人工岛和一艘10万吨的核动力航空母舰,那个价值高?
丙。 一些省钱的办法
YST 对填海的事很早就有想法,并且认为这是一件简单又费不了什么钱的事。填海造陆有两种材料,一是沉箱,二是砂石。沉箱是用特殊材料所制的坚固箱子,用来固定人工岛的边界。砂石是边界固定好后人工岛内的填充物。下面是两种省钱的办法。
A。 沉箱
中国大陆有很多超级油轮来回于中国和中东之间,回中国的时候都是满载,去中东的时候都是空船。空载的油轮由于吃水变浅导致重心不稳,因此都在油舱中注水,称为压舱水,用来昇高吃水线。一艘二十万吨的油轮压舱水少说也有一、两万吨,可以改运沉箱代替压舱水,一举两得。
B。 砂石
大规模长期运载砂石可以不用砂石船而用拖船代替。很多年前,美国纽约市把堆积成山的垃圾用拖船拖到其他国家掩埋处理。垃圾山可以在海上拖运,砂石山为什么不可以?
美济礁和永暑礁都是距离主航道不远的礁石,所以一定有很多省钱的办法降低成本。
除此之外,距离美济礁和永暑礁不远的地方(譬如一百海里内)有可能找到很容易抽取的海沙,这就比从千里之外的大陆运砂石便宜多了。现代的海洋工程技术非常高超,只要找到适当的海域就可以建大型海沙挖掘船,填海造陆的成本会大幅降低。
(六)结论
1。在南海周围的小国几乎完成抢占岛礁后,中国的南海问题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了。
2。今天的南海问题是中国过去长期的放任不理所造成,尤其是70年代和80年代,现在补救已经有点晚了,但是仍然可以有所作为,绝不可迟疑和拖延下去,否则情况会更加恶化。
3。如果大陆政府大刀阔斧地进行美济礁和永暑礁的人工岛计画,10~15年之后一定可以把南海的情势全面改观。
4。15年后,美济礁可以变成一个至少有五千常驻居民的渔业中心。美济岛渔业中心带来的经济效应和观光价值将是天文数字。
5。15年后,永暑礁可以建成一个至少媲美甚至超过迪戈加西亚岛的海空军大型综合基地,时间上正好可以迎接中国的第四代战斗机、新的战略轰炸机、新型核子潜艇和航空母舰战斗群。
6。永暑基地与美国的关岛基地是有对抗性质的。永暑礁的战略位置远优于美国的关岛,关岛虽然有549平方公里,但是所处的位置非常孤立,距离任何有战略价值的目标都超过两千公里。由于关岛的面积有显着的优势,永暑礁必须不计成本地扩建,使永暑基地的设备完善、效能满足战略目标、也使驻军的生活足够舒适(非常重要),最终建成一个超过40平方公里的人工岛,足以压制关岛带来的军事威胁,这是建设永暑军事基地的一个必要条件。
7。永暑岛军事基地完成后,就是开始立威的时候了。中国必须动手清除非法占领南海岛礁的一切外国势力,确实执行中国拥有全部南海主权的历史宣示,这是不能有丝毫客气的。中国不能再老是笑脸做烂好人,这时候要拉下脸来、露出牙齿做恶人,立威就是要小人害怕。中国这个时候要清楚地告诉南海诸国谁是他们的主人,要告诉全世界东南亚是中国的势力范围。成功达到这个目的才是真正的「崛起」。
8。永暑岛军事基地完成后,日本也不要成天老是嚷嚷什么“生命线”了。所有东北亚国家的战略和经济运输都掐在中国的手里,他们最好听话,因为他们只能在中国的主导下求发展。和谐东亚是这样达成的。
9。永暑岛军事基地将成为威慑所有东南亚国家的镇国宝器,把整个东南亚纳入中国的后院。东南亚有了无可争议的单一主导力量,于是东南亚也和谐了。
10。历史上中国从来没有殖民他国,从来不是一个剥削外国资源的国家,即使最强盛的时候也是如此。一个中国主导的和谐东亚与和谐东南亚不但是中国的利益也是全东亚和东南亚的利益。
中国第二艘航母遭泄密:新装置再次震撼世界
据印度商业标准周刊报道称,就在人们对北京建造核动力航母的计划揣测纷纷之际,中国已批准拨款发展核动力船舶的核心技术。
报道援引中国日报消息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两个主要的造船厂之一)发布消息称,其一个研究机构已得到国家批准并获得拨款,正式开始着手研究核动力船舶核心技术。
资料图:中国未来航母
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高级研究员杜文龙大校曾对《中国日报》称,与普通发动机船只相比,核动力船航程更远,更加可靠,因此未来中国的核技术有可能会应用到核动力航母的建设中。
许多中国军事爱好者根据该声明推测,中国可能会发展自己的核动力航母。《中国日报》文章还援引一位署名“山沟富(音译)”博主的微博称,“我认为这种研究必定会为我们的核动力航母铺平道路。”
报道称,中国2012年服役了其首艘常规航母。目前,该航母仍在测试当中。杜文龙称,他认为中国海军第二艘航母就会配备核动力装置。
疑似船厂开始制造
他指出,中国已经掌握了发展并建造核动力航母的技术和工业能力。“我们已经有了核潜艇,这需要更先进的技术与制造能力,所以发展核动力航母并不困难。”
中国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大校也认为,中国“很可能”会为其下一艘航母配备核动力装置。他表示,中国已经掌握了建造核动力航母的大部分关键技术。不过,李杰大校还补充称,中国仍然需要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据俄媒内部报道,中国正在上海建造首艘国产航母,同时,韩国、日本、印度甚至菲律宾都在不同程度地推进航母发展计划,亚洲航母竞赛已经开始。
而中国是唯一完全自主研发航母的亚洲国家,现有航母未安装舰载弹射器,有可能会在与日韩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