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少盟军伤亡以及敦促日本尽快无条件投降,美国曾于1945年8月分别向日本城市广岛和长崎投放了原子弹,造成大量伤亡。
在记者会上,有记者表示,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上提议各国领导人访问广岛和长崎,但是因为中国反对,文件草案删除了此部分内容。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
记者向发言人求证消息的确实性,并追问中方领导人是否会访问广岛和长崎。
华春莹表示,中国裁军大使已就核不扩散问题作了明确阐述。希望各方本着理性、务实、协作的态度处理会议相关问题,不要把复杂、敏感因素引入进来。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
至于中方领导人会不会访问广岛和长崎,华春莹向记者反问道:“我想首先问一问,日本领导人什么时候到中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馆参观?”
另据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13日的记者会上也就此事发表了评论:“访问核爆受害地的提案与历史问题无关。(删除一事)令人费解。”
菅义伟声称:“我国直接经历了核爆实情。”他就访问核爆受害地的意义自辩:“共享旨在实现无核武世界的理念,将有助于推进核裁军和核不扩散。”
日本首相施政演说讨好中国 看外交部霸气回应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有关演说的问题时表示,希望日方恪守迄今作出的郑重表态和承诺,在军事安全领域慎重行事。
有记者问,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施政演说称,日本在深刻反省那场战争的同时,致力于建设自由民主国家,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了贡献 。
关于安保问题,安倍称应深化有关修宪的全民讨论,进一步完善安保法制。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
华春莹说,我们注意到日本领导人有关表态。
日本只有诚实面对过去,才能真实拥有未来。
中国希望日本在军事安全领域慎重行事
希望日方正确对待侵略历史,恪守迄今作出的郑重表态和承诺,在军事安全领域慎重行事。
以实际行动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安倍投资东南亚也难破中国影响力
外媒称,日本集中投入援助东南亚是为了离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 这种针对中国的做法今后还将加速。
据日本媒体2月11日报道,安倍内阁在内阁会议上敲定的新政府开发援助(ODA)大纲解除了对ODA支援他国军队的限制,扩大了日本海外援助的框架。此举有针对在东南亚影响力增强的中国的色彩。今后,更加迅速而集中的支援将成为可能,但必须要有防止军事转用和“误解”的信息公开措施。
在日本一直大力援助的东南亚,成为经济大国的中国的存在感正飞速增强 。同时,军政权时代一直紧贴中国的缅甸多年来第一次向其他国家敞开了大门。
日本视缅甸为重振东南亚外交的跳板,准备用ODA来打开局面。最吸引日本的是缅甸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重要位置这一点。
日本集中投入援助东南亚是为了离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
缅甸主要城市仰光的教育机构正在修订小学的教科书,预计耗时5年。这是日本ODA的无偿援助项目,缅甸教育部官员、小学教师和日本的教育专家正在仔细研究修订事宜。
缅甸2011年结束了军政权统治
缅甸2011年结束了军政权统治,进入民主化进程。从那时起,日本开始集中向缅甸提供援助。将缅甸5000亿日元的债务一笔勾销,并支援其官民联合开发的大规模工业区建设。
除了仰光周边的交通网等基础设施援建,还帮助其建立国家金融网的主干,培育金融市场。简直是要培养“日本式”的缅甸。
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印度洋沿岸国家是海上交通线上的要冲。近年因中国整备港湾等,重要性进一步增加,被称为“珍珠链”。日本集中投入援助是为了离间中国与上述国家的关系。这种针对中国的做法今后还将加速。
二战后一段时间内,日本也曾依赖海外资金,但从1955年开始转为援助方。ODA最初有对东南亚的“战略赔偿”的色彩。日中邦交正常化以后,从1979年开始中国成为日本ODA的主要受援国,并持续多年。
现在,围绕ODA的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ODA预算连续15年减少。对华ODA因中国经济发展和日中关系恶化而从2008财年以后大幅减少。如今中国在经济总量和对他国援助上都已超过日本。
据日本媒体2月11日报道,日本政府10日在内阁会议上确定了新的“开发合作大纲”,以替代规定政府开发援助(ODA)基本方针的ODA大纲。
尽管新大纲解禁的“援助他国军队”事项只限于非军事目的,但却有被转用于军事领域的风险。新大纲中明确提到“积极和平主义”,从而说明这是安倍晋三首相执意推进的各项政策的延伸。如此一来,日本的和平外交恐将变质。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安倍自2012年12月第二次上台执政以来,一直打着“积极和平主义”的旗帜,推进违背和平主义这一宗旨的政策。
安倍政府采取的战略是,与以美国为首的各国强化包括军事层面的合作,对抗中国
安倍政府采取的战略是,与以美国为首的各国强化包括军事层面的合作,对抗中国。这次的新大纲也反映出安倍政府要把原本只限于开发援助的ODA用于上述战略的意图。
原来的大纲规定,“ODA应避免用于军事目的和助长国际纷争”。新大纲则就援助军队和军队相关人士指出,“将着眼于实际意义,单个具体地讨论”。意思是,只要政府认定是“非军事目的”,就可以援助。
然而,要确认他国军队有没有正确使用日本的ODA并不容易,不排除援助的东西被转用于军事领域。这甚至还可能引发与中国的新紧张。
日本角力北京自不量力 两年损失上万亿
据《日本经济新闻》6日报道,日本政府正在研究下调10月份月度经济报告对整体经济形势的评估。9月份为“回暖趋势出现停滞迹象”,10月份计划将调整为“正在出现下行趋势”,这或将是连续三个月下调经济形势评估。
另据共同社报道,5日的日本银行(央行)货币政策会议将国内经济形势评估从上次的“好转势头有所停滞”下调为“与前段时间基本持平”,反映了全球经济减速及中日关系恶化导致的“出口和生产疲软”。
日本银行10月发布的9月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结果显示,大型制造企业景气判断指数——DI值(回答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比例减去回答“不好”的企业比例后得出)为负3,时隔两个季度再次恶化。
中小型制造企业的景气指数为负14,比上次调查下降2点,连续三个季度恶化,为去年6月以来的最低值。此外,日本经济产业省9月28日公布的8月份工矿业生产指数较上月下降1.3%,业界普遍估计9月将继续下降。作为反映日本经济状况的晴雨表,这两项数据的出台无疑再度引发民众对日本经济前景的担忧。
2014年7—9月日本经济再度出现负增长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针对日本的7—9月的经济增长率采访了5位着名的经济分析师,其中三位认为肯定为负增长,另外两位认为经济负增长的可能性在三成以上。如果7—9月份经济出现负增长,那将是自2011年4—6月以来再度出现负增长。
“3·11”大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作为2012年拉动日本经济发展的动力,备受期待,但能否落实还不好说。
然而,《日本经济新闻》9月下旬公布的“地域经济500调查”显示,东北地震灾区的景气判断指数——DI值虽仍勉强为正值,但是已经从上次的52.5骤减至8.3,并且已经有21%的受调查者认为东北地震灾区“已经出现恶化征兆”或“已经恶化”。70%的受调查者认为“政府的经济对策和灾区复苏政策迟缓”是导致景气程度恶化的原因。分析人士认为,对于长期陷入经济低迷的日本来说,即使是轻微的通货紧缩也将对经济增长造成破坏性影响。为摆脱通货紧缩。
日本银行货币政策
日本银行曾在今年年初召开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将2012年度货币政策提出的物价涨幅公开定位为“中长期物价稳定目标”,7月又将年初确定的CPI0.3%的升幅预期降至0.2%。
日本cpi连续出现负增长
总务省发布的8月份全国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3%,连续第四个月出现负增长。作为全国风向标的东京都23个区8月CPI也同比下降0.4%。从目前这种现状来看,恐怕连正增长都很难实现。有分析人士认为,以上这些已经公布的调查结果还未反映近期中日关系恶化的因素。
鉴于日本对中国出口在2011年度为12.5万亿日元,占其出口总额的19%,如果中日关系持续得不到好转,出口恐怕会受到重大影响,就连7月中旬已经调低的2.2%的实际经济增长率目标也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