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参加两会曝出天机:中央反腐或有大手笔!
摘要: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参加今年两会北京代表图审议时说,要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构建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工作体制......
老王反腐或有大手笔
据政府媒体报道,中纪委书记王岐山3月5日在参加北京代表团审议时,透露将构建一个神秘的“反腐败”工作体制。
王岐山强调称,探索党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关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构建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工作体制。
王岐山强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重大政治改革,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党和国家的治理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规治党,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以党章党规为尺子,靠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二是依法治国,依据宪法法律法规治国理政。
王岐山还提到,党既要加强对自身的监督,又要实现对国家机器的监督;党内监督全覆盖必然要求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强化党和国家的自我监督。
随着三省市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以及近日在两会期间王岐山发声“构建党统一反腐体制,完善治理体系”,在 “全面从严治党”题下,大谈“党内监督”。有舆论猜测,王岐山在此时发声,是否有言外之意?
曾有分析指出,当前,中央的反腐形势虽然已经稳定,但是成熟的反腐制度尚未建立,暗藏的政治风险仍未被彻底消除。有观点预测,中国的反腐风暴还将席卷官场。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反腐第一人,王岐山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民众聚焦关注。
不管怎样,民众期待能有更多的反腐措施和行动展开,民众也期待王岐山继续推动反腐工作继续深入进行。
老王反腐手握涉黄高官名单:待时机成熟一网拿下
媒体评论分析认为,在抓了赵晋等人之后,中纪委手头必然已握有涉及会所淫乱的系列名单,很可能在等待时机一网拿下...
王岐山
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反腐工作,一批高官落马被查,这些被查高官很多都曝出涉黄丑闻。曾有分析认为,透过被抓的以涉黄会所偷拍高官淫乱的商人赵晋等人,中纪委手中应该握有一长串涉黄高官名单,只等时机成熟一网拿下。
已经落马被判刑的周永康,在官方通报中也指其涉“权色交易”、“钱色交易”。媒体曾不点名提到,商人郭文贵拥有的京城神秘“空中四合院”是涉黄会所,进门的都是高官权贵,且这些要人都被录像,被拿到把柄随时要挟。
另据官方通报,原江苏省委秘书长赵少麟之子赵晋,以开设私人会所为高官权贵提供性服务,并予偷拍。涉及的官员,除了已确认被从录像中认出来的原济南市委书记王敏,以及国家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何家成,济南市原市委书记王敏,南京市原市委书记杨卫泽,天津市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还有一大串名单。
媒体引述一位接近赵晋的知情人士表示,出入赵晋会所的政商名流超过百人。
观察人士认为,已被公布的赵晋“朋友”还只是落马的部分官员,超过百人可能都是相当级别的高级官员。而这些高官无一例外,会是会所色情服务的常客。
有评论文章推测,在抓了赵晋等人之后,中纪委手头必然已握有涉及会所淫乱的系列名单。但为免过度震荡,很可能一个一个地抛出,总之,一个都跑不掉。
老王讲话再曝猛料:有人为实现政治野心妄图攫权
王岐山称有人为实现政治野心妄图攫取党和国家权力,搞分裂党的图谋活动,严重威胁国家政治安全。
老王讲话再爆猛料 图片是王岐山
12月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首次披露了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从怒斥“有的党员说如果补交党费就要退党,党的观念淡漠到何种地步”,到透露六中全会有一名中央委员和一名中央纪委委员“请假”是因为中央决定对他们问责,王岐山这篇将近六千字的讲话中,透露出的信息量很大。
1、有的党员说如果补交党费就要退党,党的观念淡漠到何种地步!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党的观念淡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巡视发现有的中央部委司局级干部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都答不全,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入党年份。还有的党员说,如果补交党费就要退党,党的观念淡漠到何种地步!
2、有人为实现政治野心妄图攫取党和国家权力,搞分裂党的图谋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了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有之。实践证明,“七个有之”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更为严重的是,甚至还有人为实现政治野心妄图攫取党和国家权力,搞分裂党的图谋活动,严重威胁国家政治安全。
3、有的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被立案审查当天公文包里还带着香灰
现在有的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大师”,被立案审查当天公文包里还带着香灰,与共产党人的信仰背道而驰。有的对否定党史、国史、军史,丑化民族英雄和人民领袖的错误言行三缄其口、听之任之。
4、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的领导干部几乎都存在对抗组织审查的问题,对党忠诚何在!
现在不少领导干部政治意识淡漠、麻木不仁,认为违反政治纪律无所谓,只要不拿不贪就是好同志。有的嘴上喊“四个意识”,在会议上对中央大政方针表示“坚决拥护”,但在饭桌上、私底下说的却是另外一套;有的搞圈子文化、码头文化,找官托、搭天线。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的领导干部,几乎都存在对抗组织审查的问题,有的还与不正当利益关系人订立攻守同盟,销毁有关证物证据,转移赃款赃物,对党忠诚何在!
5、六中全会上,有两名领导因为所在的部门出现了系统性腐败“请假”,中央决定对他们问责
六中全会上,有一名中央委员和一名中央纪委委员就“请假”了,因为他们所领导的部门出现了系统性腐败,中共中央决定对他们问责,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通过问责强化责任、促进担当的态度和决心。
6、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22人
截至2016年8月底,全国共查处“四风”违纪问题近14万起,处理党员干部18余万人。
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22人,给予纪律处分的中管干部212人;谈话896人次,函询1863人次,了结2753人次。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00余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0余万人。
7、管党治党宽松软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严紧硬也绝非一日之功
管党治党宽松软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严紧硬也绝非一日之功。必须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始终冷静清醒,踩着不变步伐,坚定前行。
老王内部讲话暗藏杀机:“人事调动不预告”
老王内部讲话暗藏杀机
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去年的中纪委内部某培训班开幕式上谈及,高层人事变动不预先告知本人。有评论指,此招“暗藏杀机”。
据媒体近日报导,在2015年4月13日举行的“中纪委派驻机构建设工作培训班”的开幕式上,王岐山在讲话中诠释“纪律是不可碰触的底线”时,突然似乎有些离题地侃起了“大山”。
王岐山说,现在高层的人事变动,绝不事先去征求被变动人的意见。以他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工作调动前也从来没有被征求过意见。
文章援引一名“退休高干”的私下议论称:“这就明言警告那些阴谋家、野心家,你等胆敢违纪乱说乱动,立马教你身败名裂,立马送你秦城监狱度余生。”
令人关注的是,今年6月29日、30日两天内,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被免职;随后都调任人大二线。
这3人突然被安排“二线岗位”,引发外界多种猜测。因罗志军(1951年11月出生)、强卫(1953年3月出生)、王儒林(1953年4月出生)都未满65岁的正省级官员退休年龄,属于提前交班。
6月底,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发表讲话说,“改革是一场革命”,“不真刀真枪干是不行的”,并强调“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
时政评论表示,现在一些受到当局反腐冲击的官员对改革采取拖着不干、或者消极怠工的心态,形成阻力,中央也是借着改革的机会,让不想干的官员下去,让想干、能干的人上来,军队改革是这样做的,现在的地方改革也是这个思路。
中纪委反腐现怪象 落马老虎宁见阎王不见老王
中纪委反腐现怪象 图片是王岐山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以来开展的“打老虎也打苍蝇”反腐运动可谓风生水起,作为习近平的“搭档”,王岐山也称将铁腕治腐败,有英媒称,王岐山手中的权力仅次于习近平,称得上“最可怕”的中国领导人。
英国《经济学人》网站曾在3月27日发表“或鬼或王”的文章称,可怕是王岐山的得力武器。作为中共历史上反腐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广的领导人,王岐山经常劝诫纪委人员要“令人恐惧”。现年66岁的王岐山身居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六位,但是,很显然,他手中的权力仅次于习近平,他可能是最可怕的领导人。
文章称,王岐山开始对中共巨大的体制发起攻击,这在规模、复杂程度和决心上都可以称之为史无前例。恐惧已经在政府和国有企业管理层蔓延开来。王岐山和数百名纪委人员已经拉下不少国安部门、解放军、国有企业等高官。
超过三分之一的省份,至少有一名高官经过反腐调查后被拉下马。山西省已经拉下13名高官。中石化已经多名高官也将难逃王岐山“铁腕”。很可能发生的事情就是:这些被扣押的高官可能被迫认罪,并供出更多的涉案人员。数十名将军和中共老领导的“帮手”都已经被捕。有官员甚至称,宁愿见到魔鬼也不愿见王岐山。
习近平刚刚就任就已经表示党内存在严重的反腐问题,甚至危害到中共的生命。虽然中共前任领导人都喊出同样激烈的言辞,但是,习近平似乎更加严肃对待这一问题。这也引发了更大范围的政治担忧,也就是腐败系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绊脚石。
文章进一步称,现在,习王似乎已经得到了周围官员的支持,其他五名政治局常委也同意逮捕周永康和徐才厚。通过调查这些高官,习近平已经加大了对安全机构的控制。
某些高官的确是令人憎恶的,尽管他们对习近平构成的威胁很难加以计算。去年秋天,有消息人士称,反腐运动很快就会过去,但是这可能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这场反腐运动进一步扩大。在过去的7个月里,24名部长级以上干部被调查,在过去的28个月里,已经有69名部长级以上官员被逮捕,这比胡锦涛在任前五年拿下的高官要多一倍。
王岐山将在2017年卸任,但是,他在加快纪委反腐的步伐以能够捕下“大老虎”。他已经从其他机构雇佣了侦探和来自国有企业的法务会计师。他还组建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强有力的国内事务单位以监管反腐官员。
在反腐的高压态势下,不知从何时起,官员自杀的消息也不再是新鲜事。曾为不少官员做过辩护的陈有西律师说:“官员不是怕死才自杀,有比死更难的东西。”
环球时报去年1月转发香港某研究者的统计数据称,中国中高级官员的自杀率比城镇居民总体自杀率高出约30%。去年初,中组部曾统计官员“非正常死亡”情况,但未对外公布结果。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统计数据,2014年自杀官员陡然增加到39人,其中10人贪腐或涉嫌贪腐。《财新网》也盘点了2015年起至今的自杀官员,包括原央企监事会主席时希平、原国信证券总经理陈鸿桥、原神华集团副总裁王品刚、原澳门海关关长赖敏华、原中海油纪检组长张建伟、原广西柳州市长肖文荪等11人。
这一名单并不完整,如今年1月22日坠亡的原四川省万源市市委书记王成军就未出现在名单上。王成军去年10月赴死前曾给一些好友群发自己写作的短诗《别万源》:“挥手别万源,步履多蹒跚。回首望乡亲,未语泪满眼。山高地瘠薄,成事何其艰。诸君力拼尽,事倍乃成半。莫道十年苦,为民苦也甘。从今夜夜思,梦里是巴山。”
“宁见阎王不见老王”
据小编查证,“宁见阎王不见老王”应该是出自查良镛博士的《书剑恩仇录》,在清乾隆年间,有俩不世出的高手,河朔镖客王维扬和武当剑客张召重,江湖谓之“宁遇阎王,莫遇老王;宁挨一枪,莫遇老张”。
时至今日,中国掀起反腐败大潮。据说,一些身负案底的官员,对上述民谚中的前半句,甚是“心有戚戚焉”。“宁遇阎王,莫遇老王”。今天的老王,是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
又据说,不想遇见老王,却又害怕老王“隐身”,因为老王一旦淡出公众视野,多半是在安排处理一件天大的案子。
现如今中纪委办案拿人,俨然都是按照孙子兵法“四如真言”出招,“其疾如风”,落马贪官往往头天还在正常工作,次日便被带走,不少地方的党报已经多次发生不幸“打脸”的情况,可见中纪委一旦动起真格来,那水平是杠杠滴。
在老王领军的中纪委严厉的反腐环境下,很多官员选择了自杀。尽管官方给的说法通常是“抑郁症”。人民网还曾专门发文谈《官员自杀的心理学分析》,文章引用一项对全国100多位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结果称,80%以上的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里不平衡”、“心理疲劳”及“压抑”心理。文章还称,“贪欲太重的官员,心理最难健康。”
北京青年报也报道称,近三年因抑郁倾向就医的官员明显增多。但由于怕病情影响仕途,这些官员通常选择私人介绍的心理医生,不到医院诊治。
“双规”——官员一听就腿软的噩梦.
但是网友可不是这么看的,他们的点评可谓一针见血。
麒麟戰:老王有啥可怕?能杀人吗?能吃人吗?怕的是牵连黑手党。那些家伙可厉害了。
天堂石:心中无鬼还会怕鬼!
哈尔滨东轻厂:怕的是牵连黑手
zhukuangping:很可能是上了贼船,受人胁迫,或为了家人亲属免受牵连,或无颜见江东父老,总之受到的压力肯定来自不正当,非组织的方面的!
一叶知秋-9:都是些苍蝇蚊子,不配见老王;配见老王的有几个?
无情钓鱼人:丢车保帅的把戏,
bill1008:对某些官员来说,官是他们所有的一切,权利成功荣誉女人财产全从官字中来,失去官他们什么也不是,当他们发现官位难保时,他们放弃生命就不足为奇了,不为官毋宁死。
王岐山其人其事
王岐山准备用五年时间坚决遏制腐败的势头,为党风的根本好转打下基础。过往一年,王为带头遵守中央规定而推掉了各种人情往来,为避免与老友生疏,王岐山夫妇宁愿邀请一些朋友到家里做客,开伙煮饭。
2012年11月15日,王岐山当选中纪委书记。他曾对友人称,因为年龄原因,或将只担任一届中纪委书记。本届任期五年,他将以“倒计时”的心态,逐步往前推进,力争为彻底扭转风气、遏制腐败打好基础。
因过往多次临危受命的经历,舆论普遍将王视作解决问题的高手。此次中共决定安排王岐山执掌中纪委,解决最棘手亦最迫切的腐败问题。履新中纪委后,王岐山在一次座谈会中强调,“党的作风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接下来,在他执掌中纪委的这一年之内,多位省部级高官落马。
纪检是王此前工作经历中没有涉及过的领域,与王岐山共事多年的好友黄江南分析,王岐山的思路不落窠臼,“他很多事情的做法想法,不按官场的思维来……中国的官僚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个岗位上应该说什么话,这个事情应该怎么说,都是有规矩的,每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官场其实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这套规矩是最安全的,也是最落俗套的,最不用费脑子的”。黄江南非常确定:“王岐山一定不按这个套路。”
多次提到美剧《纸牌屋》
坐镇中纪委之后半个月,王岐山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一场专家座谈会,听取学者对反腐工作的建议。在会上,第一位发言的专家刚说了句“尊敬的王书记”,就被王岐山打断了。他希望在场专家们免去这样的客套话。
诚如黄江南所言,王岐山告诉专家们:“参加王某人的会,不准念发言稿。”王岐山要求内部开会时多谈问题,不讲大道理,要求做报告的人“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工作实、作风正”。曾参加过这样会议的人称,发言人被王岐山问倒十分常见。
该知情人士表示,王岐山非常低调,在媒体的上镜率不高,一般上镜时也都是谈反腐败的问题。为此王岐山多少给民众留下“不苟言笑”的印象,但王本人私下幽默风趣,才思敏捷,会和下属开玩笑。只是这样的幽默和玩笑涉及腐败议题都会收止。
王岐山针对现在一些大案要案多涉及经济、金融领域事务,要求纪检干部尽可能多学一些财务、经济、金融知识,王认为纪检干部知识结构要全面才能应对新形势下的查案情况。一位熟悉王的人士回忆,王曾直言,内行和外行查案的差别很大,要求纪检干部尽快变成某一领域行业内的内行、学者。此外,王岐山喜欢看书、强调制度设计,曾向下属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凤凰周刊》2013年总第470期曾详细介绍此书)、《大清相国》等书。
《大清相国》是作家王跃文所著的长篇历史小说,讲述一代名相陈廷敬行走官场五十余年生涯,体现他揭时弊、倡清廉、恤百姓,充满着济世救民的理想主义情怀。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近期王岐山还曾向纪检干部们提到了美国政治剧《纸牌屋》。《纸牌屋》改编自英国同名小说,描述众议院和华盛顿的权力角逐。消息称,王岐山在提及这部美剧时,非常重视剧中“党鞭”这一政治角色。“党鞭”(Whip)一词源于英国,指议会内的代表其政党的领袖人物,负责督导同党议员,并维持议会党团纪律,多为党内权威人士。政党的“党鞭”可能是一人,也可能是多人。
王岐山重视网络建设,认为中纪委作为权威机关,必须注重通过网络拓宽和民众联系的渠道。过去监察部网站排名比较靠后,王来后表示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否则不可能把中央反腐倡廉的决策以及成果宣传出去,也难以反映群众对反腐的要求和建议。据透露,过去中纪委在人民网和新华网也做过在线访谈,但是最高只派出过正局级副主任。现在副书记、常委等人都在中纪委监察网站做过在线访谈。
有消息人士透露,王岐山在开会时告诉工作人员:“你们统统都要到纪委监察部网站去做在线访谈,宣传党的反腐败主张。” 据知情人士称,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中纪委平均每天会收到800来件信访,王岐山要求件件有着落。接访的工作量非常大,但是中纪委没有增加一个编制。王岐山要求局级、处级干部以及各科室的主任都必须要接访。过去没有接访任务的某科室被分配了三个人的指标,需要轮流接访,日程表已经排到了下个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