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两天,解放军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合成营成为陆军机动作战基本单元》的文章,然而很可惜的是,这一篇报道如今却被铺天盖地的各种热点新闻挤到了一个豪不起眼的角落,以至于解放军军改如此重要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却没有多少人知晓。
今天,虎哥就来说一说关于合成营的那些事儿。
这些年来,我国在军事装备的发展上有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说两艘航母,东风41等各型号弹道导弹以及以东风17为代表的的各型高超音速武器,陆军以15式轻坦和99A主战坦克为代表的各型主战装备让大家看花了眼;
这些新式作战装备的确能够大大提高解放军的战斗力,但是大家可不能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决定军队战斗力的根本因素,还是人。
光有好装备是不行的,要不然沙特联军早就把胡塞“拖鞋军”赶下海了。
而想要充分发挥出每个人,每件装备的战斗力,这就要求军队有合适的组织编制,这也是我军此次军改的最根本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军改给我军战斗力带来的提升,一点都不次于这些新式武器装备的列装,甚至更加的重要。而合成营,也是我军军改的一项重要成果。
在最近的十来年里,合成营一直都是解放军使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汇,其实很多人都纳闷,到底什么是合成营?
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合成营就是由多个兵种所组成的营级作战单位,这个兵种可不是陆海空三军这种大兵种,而是陆军内部细分的比如说步兵、炮兵、坦克、工兵、陆航等小兵种,将这些作战力量全部整合在一个营级编制下进行作战。
接下来问题来了,之前的编制好好的,我们为何要进行合成营的改革呢?这就得从需求上说起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陆军所担负的使命是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打赢一场大规模、高烈度的防御战,所有陆军的编制都是以这一目标而订立的。
在这样的要求下,陆军的编制都是以高技术装备密度、高兵力密度来安排,这个时候真正能够负责战役指挥的是大军区,而下属的军、师、团、营、连只承担其中的一些小的战术任务。
从这里大家也看到了吧,假如发生了什么事情,军队要反应的话需要经过一段冗长的指挥链,从连一路到军区,再从军区一路到连,反应太慢了。
如果是面对大规模高烈度战争,这样做或许还可以,但是如今世界上的战争主要以局部中低烈度战争为主,要求的是反应快,上去就能打,所以后来我们开始了大裁军,让集团军来取代军区的部分职能。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国周边的热点地区,普遍存在的一个客观条件是地形复杂,战场容量小,典型的就比如洞朗地区,相信大家从之前虎哥的中印边境考察的视频中也有所了解,基本都是山地,大兵团根本施展不开。
随后我国又开始了进一步的改革,这就是师改旅,将原本集团军、师、团、营的指挥层级精简到集团军、旅、营。
但是单纯的进行师改旅的改革还是远远不够的,改编后的旅,技术装备太过于密集了,导致自身根本就保障不了编制内装备人员的后勤需求,持续作战能力比较差。
直到2014年,我们开始了基层战斗部队的合成化——合成营。其实单纯说合成营这个概念,我国陆军早已有之。
就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后的8月份,我陆军某部就依托一个建制步兵营,一个坦克连,一个榴炮连,一个无后坐力炮连,一个高射机枪连,一个工兵排,一个通信排,一个防化班,一个喷火班以及相应后勤分队,组建了第一支合成营部队。
此后,类似的合成营在我军也经常出现,但是这个合成营的各编制都只是临时的,和现在的合成营性质大不相同。
说白了,当时的合成营,是在战时状态下旅级单位从各个营中抽调部队临时组成合成营,而现在呢,变成了合成营本身就是一个常态化的单独编制,其本身就有自带的后勤保障连队;
这样在非战时状态时能一起训练磨合,在战时状态下反应还更加快速灵活,拉出来就能打,极大的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看到这里,有很多同学可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经过合成营的改革,我军战斗部队的兵力减少了,尽管反应更快更灵活,能适应局部中低烈度战争,但这会不会影响我国陆军高烈度大规模战争的能力?
虎哥想说的是,大家多虑了,虽然说当前的一个合成营,实际上执行的是之前一个团的作战任务,看上去是用一个营去守一个团的阵地或者去执行一个团的进攻任务。
但是大家不要忘记,武器装备也是在发展的,虎哥举个例子,我军现在的一个旅的突击威力和火力,放在上世纪60年代,比一个满编师都要强得多。
之前为什么军队的编制那么大?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武器精度太差,比如说炮兵,在精确制导炮弹出现之前,炮兵打击一个目标只能通过火力覆盖,用数量凑。
但是在如今,各种精确制导弹药大行其道,以前十几门炮才能解决的目标,现在交给一门05式自行火炮就能解决。
再比如说空军轰炸一个目标,在没有精确制导炸弹的年代,那就只能通过轰炸机进行地毯式轰炸。
▲白点就是地毯式轰炸的弹坑,可见没什么准头
比如说越南战争中,为切断北越后勤补给,美国轰炸北越清化大桥,当时美军动用数百架B52轰炸机,消耗了上万吨弹药,都没能炸毁这座大桥。
随后美军使用了刚研制出来的精确制导炸弹,只用了数架F4战斗机,就摧毁了这座目标。
所以哪怕是兵力密度小了,但是部队的打击能力反而更强了,在面对大规模高烈度战争时,当前的军队依然可以适应,因为武器装备的发展,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能力。
甚至精巧灵活的合成营要比大兵团更加能适应高烈度战争,毕竟高烈度战争中,必然意味着会遇到更多先进武器;
例如末敏弹、子母弹、温压弹、制导火箭弹这些武器炸下来,什么装甲部队能扛得住?反而像合成营这种能分能合,兵力分散的情况才能更好的减小损失。
其实不光是我军,目前世界各军事强国其实都在进行精简部队的军改,比如说俄罗斯和美国。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在军改上当然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美国搞合成营的年头那可是相当久了,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军就已经在装甲骑兵团中搞了合成营结构,甚至在连级就把步兵战车和坦克混合编组了:
每个骑兵连有两个坦克排8辆坦克、两个步兵排12辆步兵战车;每个营辖三个骑兵连一个坦克连,有40部坦克37部步兵战车,合成程度极高。
只不过美军不叫合成营这个称呼,而是叫做联兵营,到海湾战争的时候,美军就已经将联兵营投入到了一线进攻部队之中,表现非常抢眼,随后在本世纪末,美军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联兵营改革。
可以说,我国陆军的合成营改革,也是参考了美军部队的编制,俗话说得好嘛,兔子才是最大的美分~
而俄罗斯在这方面的军改上就相当坎坷了,从师改旅开始,俄军的问题就没断过。早在苏联时期苏军就已经开始了师改旅的改革,然而直到解体,苏联也没能完成这项任务。
到了俄罗斯时期,俄国前任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师改旅行动,而他对军队的改革,甚至还受到了西方国家一致的推崇。
但是毛爷爷曾经说过:越是敌人反对的我们越要拥护,越是敌人拥护的我们越要反对,敌人的吹捧,可从来不是什么好事.....
果不其然,俄罗斯军队的师改旅改革遇到了重大问题。看完上面的内容想必大家也都明白了,想要进行师改旅或者合成营化,一个大前提是部队的武器装备要足够好,而俄罗斯的师改旅就正好缺了这一点。
由于俄罗斯经济水平一直不太好,所以导致军费规模有限,根本没有足够的经费给陆军购买先进武器装备,其武器基本还是苏联那一套;
这个时候进行师改旅,不但不会让军队战斗力更强,反而还会因为武器数量和兵力规模少了,导致部队基层军官流失、战斗力降低的后果。
所以到了现任国防部长绍伊古这里,俄罗斯又“拨乱反正”,恢复了原本的师团结构。
当然了,俄罗斯也并没有放弃进行合成营的改革,比如说绍伊古就搞出来了一个“BTG”的编制。
在乌克兰内战中,俄罗斯曾经测试过一个号称TBG的部队,这支部队的编制说白了就是将一个旅抽一半,给加强上集团军的部分电侦,火力支援和防空力量,兵力虽少,火力却极为强大,而且拥有较强的机动能力和信息侦察能力。
尽管这支部队的武器装备相比中美的合成营要落后许多,但是凭借其规模,碾压乌克兰军队还是非常的轻松。
随后,绍伊古便将这种编制常态化,这就是后面的“BTG”,从上面的描述大家也能看出,“BTG”的规模和编制就是介于合成营和旅之间,这对俄罗斯来说也是没办法的事,技术装备性能不行,想搞“合成营”那就只能凑数量了。
▲俄罗斯35旅BTG的T-72B3坦克营
我们再回到解放军陆军的合成营改革上来,可以说,尽管我们不是进行军改最早的那一批,但是依托于我国强大的工业和经济实力以及国家领导人英明的决策,我们的改革成果是显而易见的,此次解放军报中就提到,合成部队已经成为陆军主要作战力量;
重型、轻型、空突、山地、两栖等多类新型合成营模块化嵌入陆军作战体系,实现了作战指挥多源感知、作战要素高度融合,作战空间向多维拓展,推动陆军部队机动作战、立体攻防能力大幅跃升。
毫无疑问,这样先进的作战力量,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军事斗争中,将成为我们能够依仗的一柄利剑,带领新时期的解放军走向胜利!
就在前两天,解放军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合成营成为陆军机动作战基本单元》的文章,然而很可惜的是,这一篇报道如今却被铺天盖地的各种热点新闻挤到了一个豪不起眼的角落,以至于解放军军改如此重要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却没有多少人知晓。
今天,虎哥就来说一说关于合成营的那些事儿。
这些年来,我国在军事装备的发展上有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说两艘航母,东风41等各型号弹道导弹以及以东风17为代表的的各型高超音速武器,陆军以15式轻坦和99A主战坦克为代表的各型主战装备让大家看花了眼;
这些新式作战装备的确能够大大提高解放军的战斗力,但是大家可不能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决定军队战斗力的根本因素,还是人。
光有好装备是不行的,要不然沙特联军早就把胡塞“拖鞋军”赶下海了。
而想要充分发挥出每个人,每件装备的战斗力,这就要求军队有合适的组织编制,这也是我军此次军改的最根本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军改给我军战斗力带来的提升,一点都不次于这些新式武器装备的列装,甚至更加的重要。而合成营,也是我军军改的一项重要成果。
在最近的十来年里,合成营一直都是解放军使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汇,其实很多人都纳闷,到底什么是合成营?
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合成营就是由多个兵种所组成的营级作战单位,这个兵种可不是陆海空三军这种大兵种,而是陆军内部细分的比如说步兵、炮兵、坦克、工兵、陆航等小兵种,将这些作战力量全部整合在一个营级编制下进行作战。
接下来问题来了,之前的编制好好的,我们为何要进行合成营的改革呢?这就得从需求上说起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陆军所担负的使命是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打赢一场大规模、高烈度的防御战,所有陆军的编制都是以这一目标而订立的。
就在前两天,解放军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合成营成为陆军机动作战基本单元》的文章,然而很可惜的是,这一篇报道如今却被铺天盖地的各种热点新闻挤到了一个豪不起眼的角落,以至于解放军军改如此重要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却没有多少人知晓。
今天,虎哥就来说一说关于合成营的那些事儿。
这些年来,我国在军事装备的发展上有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说两艘航母,东风41等各型号弹道导弹以及以东风17为代表的的各型高超音速武器,陆军以15式轻坦和99A主战坦克为代表的各型主战装备让大家看花了眼;
这些新式作战装备的确能够大大提高解放军的战斗力,但是大家可不能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决定军队战斗力的根本因素,还是人。
光有好装备是不行的,要不然沙特联军早就把胡塞“拖鞋军”赶下海了。
而想要充分发挥出每个人,每件装备的战斗力,这就要求军队有合适的组织编制,这也是我军此次军改的最根本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军改给我军战斗力带来的提升,一点都不次于这些新式武器装备的列装,甚至更加的重要。而合成营,也是我军军改的一项重要成果。
在最近的十来年里,合成营一直都是解放军使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汇,其实很多人都纳闷,到底什么是合成营?
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合成营就是由多个兵种所组成的营级作战单位,这个兵种可不是陆海空三军这种大兵种,而是陆军内部细分的比如说步兵、炮兵、坦克、工兵、陆航等小兵种,将这些作战力量全部整合在一个营级编制下进行作战。
接下来问题来了,之前的编制好好的,我们为何要进行合成营的改革呢?这就得从需求上说起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陆军所担负的使命是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打赢一场大规模、高烈度的防御战,所有陆军的编制都是以这一目标而订立的。
就在前两天,解放军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合成营成为陆军机动作战基本单元》的文章,然而很可惜的是,这一篇报道如今却被铺天盖地的各种热点新闻挤到了一个豪不起眼的角落,以至于解放军军改如此重要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却没有多少人知晓。
今天,虎哥就来说一说关于合成营的那些事儿。
这些年来,我国在军事装备的发展上有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说两艘航母,东风41等各型号弹道导弹以及以东风17为代表的的各型高超音速武器,陆军以15式轻坦和99A主战坦克为代表的各型主战装备让大家看花了眼;
这些新式作战装备的确能够大大提高解放军的战斗力,但是大家可不能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决定军队战斗力的根本因素,还是人。
光有好装备是不行的,要不然沙特联军早就把胡塞“拖鞋军”赶下海了。
而想要充分发挥出每个人,每件装备的战斗力,这就要求军队有合适的组织编制,这也是我军此次军改的最根本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军改给我军战斗力带来的提升,一点都不次于这些新式武器装备的列装,甚至更加的重要。而合成营,也是我军军改的一项重要成果。
在最近的十来年里,合成营一直都是解放军使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汇,其实很多人都纳闷,到底什么是合成营?
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合成营就是由多个兵种所组成的营级作战单位,这个兵种可不是陆海空三军这种大兵种,而是陆军内部细分的比如说步兵、炮兵、坦克、工兵、陆航等小兵种,将这些作战力量全部整合在一个营级编制下进行作战。
接下来问题来了,之前的编制好好的,我们为何要进行合成营的改革呢?这就得从需求上说起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陆军所担负的使命是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打赢一场大规模、高烈度的防御战,所有陆军的编制都是以这一目标而订立的。
就在前两天,解放军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合成营成为陆军机动作战基本单元》的文章,然而很可惜的是,这一篇报道如今却被铺天盖地的各种热点新闻挤到了一个豪不起眼的角落,以至于解放军军改如此重要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却没有多少人知晓。
今天,虎哥就来说一说关于合成营的那些事儿。
这些年来,我国在军事装备的发展上有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说两艘航母,东风41等各型号弹道导弹以及以东风17为代表的的各型高超音速武器,陆军以15式轻坦和99A主战坦克为代表的各型主战装备让大家看花了眼;
这些新式作战装备的确能够大大提高解放军的战斗力,但是大家可不能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决定军队战斗力的根本因素,还是人。
光有好装备是不行的,要不然沙特联军早就把胡塞“拖鞋军”赶下海了。
而想要充分发挥出每个人,每件装备的战斗力,这就要求军队有合适的组织编制,这也是我军此次军改的最根本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军改给我军战斗力带来的提升,一点都不次于这些新式武器装备的列装,甚至更加的重要。而合成营,也是我军军改的一项重要成果。
在最近的十来年里,合成营一直都是解放军使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汇,其实很多人都纳闷,到底什么是合成营?
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合成营就是由多个兵种所组成的营级作战单位,这个兵种可不是陆海空三军这种大兵种,而是陆军内部细分的比如说步兵、炮兵、坦克、工兵、陆航等小兵种,将这些作战力量全部整合在一个营级编制下进行作战。
接下来问题来了,之前的编制好好的,我们为何要进行合成营的改革呢?这就得从需求上说起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陆军所担负的使命是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打赢一场大规模、高烈度的防御战,所有陆军的编制都是以这一目标而订立的。
就在前两天,解放军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合成营成为陆军机动作战基本单元》的文章,然而很可惜的是,这一篇报道如今却被铺天盖地的各种热点新闻挤到了一个豪不起眼的角落,以至于解放军军改如此重要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却没有多少人知晓。
今天,虎哥就来说一说关于合成营的那些事儿。
这些年来,我国在军事装备的发展上有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说两艘航母,东风41等各型号弹道导弹以及以东风17为代表的的各型高超音速武器,陆军以15式轻坦和99A主战坦克为代表的各型主战装备让大家看花了眼;
这些新式作战装备的确能够大大提高解放军的战斗力,但是大家可不能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决定军队战斗力的根本因素,还是人。
光有好装备是不行的,要不然沙特联军早就把胡塞“拖鞋军”赶下海了。
而想要充分发挥出每个人,每件装备的战斗力,这就要求军队有合适的组织编制,这也是我军此次军改的最根本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军改给我军战斗力带来的提升,一点都不次于这些新式武器装备的列装,甚至更加的重要。而合成营,也是我军军改的一项重要成果。
在最近的十来年里,合成营一直都是解放军使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汇,其实很多人都纳闷,到底什么是合成营?
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合成营就是由多个兵种所组成的营级作战单位,这个兵种可不是陆海空三军这种大兵种,而是陆军内部细分的比如说步兵、炮兵、坦克、工兵、陆航等小兵种,将这些作战力量全部整合在一个营级编制下进行作战。
接下来问题来了,之前的编制好好的,我们为何要进行合成营的改革呢?这就得从需求上说起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陆军所担负的使命是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打赢一场大规模、高烈度的防御战,所有陆军的编制都是以这一目标而订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