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某媒体是一个很能代表大陆中央立场,同时传递“强硬”声音的媒体。所以,当我决定来这边参加媒体年会的时候,我的台湾朋友们是持保留的态度。
总体来说,我对当下的两岸关系的发展并不完全悲观。为什么?
说实话,台湾目前的民意调查中,认同“我是中国人”的只有4%-5%,认同“我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占35%,选择“我是台湾人”的占60%。我认为,如果能够把“我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比率拉升过50%,两岸关系的基础就可以稳定。
也就是说,只要有15%的现有“台湾人”认同,转成“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认同。我在台湾正在做这方面努力。我相信,如果两岸一起努力,一定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目前大陆对台湾的工作包括:在经济方面不断给台湾让利,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但也不会放弃“武力统一”的可能,并视“一国两制”作为北京统一之后的政治安排,但是在统一前该如何做才能实现和平统一?
大陆谈的比较少。有些“统派”团体在台湾支持“一国两制”,但在民进党竭力鼓噪的背景下,这些统派,被视为“被统派”,而难以发展其力量。
我觉得,两岸目前仍处于敌对状态,如何实现统一的确是件高难度的事情,与其多讨论统一后的“两制”方案,不如多谈一些从结束敌对到统一前的工作如何开展。
有些大陆军事专家主张“武统”,但我要提醒大陆朋友,美国战略家为了彻底阻碍中国崛起,有可能不惜鼓动台湾跟大陆发生冲突,让台湾成为阿富汗。对美国来讲,牺牲台湾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武统”就恰恰掉进美国的战略陷阱之中,而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不希望发生这样的状况。我想强调的是,希望大家多思考一下在统一前,北京要有一个大的论述。如果没有这个大论述,直接从敌对状态马上跳到统一后,这个跨越太大了。
在这个跨越过程当中,在政治上两岸如何有效沟通和对话?大陆如何在台湾找到抓手,如何扩大在台湾的统一盟友,这是很关键的。
严格来讲,香港与内地的“一国两制”关系可以用“父子关系”来形容。1997年回归时间一到,实行“一国两制”是很好的方案。
可是,台湾不一样。严格来讲,台湾与大陆是兄弟关系。大陆经常认为对台湾让利很多,其实,台湾这个兄弟对大陆也很好,过去几十年包括这么多台商来大陆投资经商,帮助大陆发展经济。如果只是把“统一”定位在“一国两制”,然后再讨论要用“和统”还是“武统”达到“一国两制”,那就简单化思维了。
比如,王洪光将军的谈话被台湾一些电视台播出来,蔡英文的民调肯定会多了几个百分点。所以,我们真的要找到一个相互尊重的方法,台湾要的是尊重。
两岸“和平统一”应分两步走,一是统一前的两岸定位,二是统一后的两岸关系。在第一个阶段,我希望大陆真的把台湾当作兄弟关系,从兄弟关系来思考两者的政治定位以及在国际间的共同参与。如此才能在台湾找到共同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抓手。
走完第一个阶段,再走向第二个阶段,那就是“融合”的概念。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大陆不用担心,一边有14亿人口,另一边只有2300万人口,两岸融合的时候,统一自然是水到渠成。
我跟大家一样,希望两岸将来走向和平统一,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伟大复兴,让中国梦早日来到。但是,我们真正关心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问题关键在哪里。
首先,大家从历史上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是1895年,到今年一共是124年的时间,这里面只有4年时间两岸同属一个中央政府,前面50年是日本,后面70年是国民党跟共产党,其实有非常多的时间属于冷战,相互对抗。
不同政治制度培养出不同文化教育,基本两岸在制度上、理论认同上,120年不是那么容易跨越的鸿沟。我们谈和平统一,必须要了解这是一个高难度的事情,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台湾让一些“台独”有非常肥沃的土壤可以运用。
现在20年算一代,大概有4到6代人从来没有在一起过,一步到位的和平统一,谈何容易?
第二,现在国际间存在着分离与独立意识,从二次大战结束时的国家数量跟现在相比,就会明白追求统一有多不容易。而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必须在“和平统一”前的两岸政治定位多下功夫。
在我看来,如果北京能够接受两岸是“分治不分裂”的关系,即两岸在主权上是共有共享,承诺不分裂整个中国,也互相尊重对方治权存在的事实,两岸是有可能结束敌对状态,走向和平的。
120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今天不要幻想着用一天时间就把它解决。我相信目标都是一样的,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可以在两岸和平情况下就可以开始共同追求。(补壹刀)
12月21日,媒体举办2020年年会,其中一个议题是“两岸大势:2020统一关键节点”。这个议题争论非常激烈,其中尤以原南京军区副司令、中将王洪光的观点最为鲜明和强烈。他表示他非常赞同这个主题,2020年确实是关键阶段,他对2020年有几个判断:
第一个判断, 就是“台独势力”已经在岛内占了多数,“统派”已经被边缘化,且这个趋势不可逆转。这是对台湾形势的主要判断 。
第二个判断,和平统一的窗口在台湾已经关闭,大陆民众与台湾民众在统独问题上的意见背向而行,渐行渐远。
第三个判断,时不我待,再有5-10年,解放台湾、统一台湾的时候,将是两岸不可承受之重。蔡英文讲动员年轻人“芒果干”(亡国感的谐音),就是这些年轻人已经把台湾作为国家来对待,且这个趋势越来越快、越来越急。
解放台湾,我们已经说了70年了,就时间而言,真的太久了,统一台湾到了必须提上日程的时候了。说统一台湾是时不我待,占豪非常认同。因为要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能说国家没有实现完全统一就说我们复兴了,那不是自欺欺人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这一点毋庸讳言,不必争辩。所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了最后一个重要阶段,那么统一台湾在日程之上应是应有之意,这个也没什么好讨论的。
对于上述王洪光中将的三个判断,占豪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对于王洪光中将的立场和态度,占豪认为是中国军人应有的态度和立场,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就应该有这种敢于言战的魄力和勇气,军人不敢战的民族能有什么希望?当然,王将军已经退役,他的观点是个人观点,在职的军人有职责在身说话肯定保守得多,但王将军应该代表了很大一批军人敢战的态度,这是占豪特别赞同的。作为一个军人情节深入骨髓的人,占豪深有体会和感受。
对于王将军的三个判断,第一个判断占豪几乎完全赞同。这个几乎是基本赞同的意思,整体趋势不可逆这个判断,考虑到统一台湾“时不我待”的时间因素,占豪认为说得也没错,唯一细节上有不同的看法是,虽然整体在未来“时不我待”的有限时间里难以逆转大势,但让支持统一的人更多,形成一股支持统一的力量占豪认为还是可以做到的。关于这一点,之前占豪文章多有体现。
关于王洪光中将的第二个判断,我也是基本同意,但也有细节上的意见想补充。
和平统一的窗口在台湾已经关闭这一点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清楚,因为实践证明,无论是以民进党为首的“明独”势力,还是以国民党为首的“暗独”势力,他们本质上都是谋求“台独”,核心都是“不统一”。
“明独”和“暗独”之间的差别,是民进党为首的“台独”势力的目的是尽快实现“独立成国”,国民党为首的“暗独”势力是维持两岸割裂的状态,实现长期的“不统一”,未来有机会实现“台独”再迈出那一步。对于前者,他们是想尽一切办法不断谋求“台独”;对于后者,他们是暗自等待,如果有确定保证能实现“台独”的机会,他们才会迈出“台独”那一步。再直白一点说,民进党为首的“台独”势力是在推动“台独”,而以国民党为首的“暗独”势力,他们是在等待“台独”机会。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和平统一的窗口在台湾已经关闭,甚至可以说这扇窗从来没开过,都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过去,大陆民众对台湾的相关认识不够,所以还一直希望实现和平统一,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台湾民众的台独趋势,大陆的老百姓对台湾大多数人的那股“台独”之心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了。所以,在实现国家统一问题上,两岸的主流民意的确是背向而行,有些渐行渐远的。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台湾近些年的这些民意变化不是因为大陆对台湾不好,也不是因为大陆发展得不好,而是因为台湾的政客们不想统一,于是民进党也好,国民党也罢,他们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愚民,让台湾老百姓认为今天的大陆还是三四十年前的大陆,台湾民众因媒体的洗脑而对大陆的无知,台湾青年人因台湾教育的去中华和亲日、亲美导向,才导致了今天。
那么,是不是台湾人都不知道大陆的发展情况呢?非也!在大陆生活的台湾人有二百多万,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台湾人十分之一的人生活在大陆,但台湾人竟然对大陆没啥了解,这种情况大家难道不奇怪吗?那些在大陆的台湾人,他们为什么不为大陆说话,为什么不想统一,这才是关键。
事实上,和在大陆的台商接触多的人都知道,大多数台商在这里是赚大陆的钱,实际上他们是把自己当外商看的,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在里边,他们内心是或绿或蓝,几乎没有红。因此,我们首先是如何统战这批人,把这批在大陆的台湾人变成红色,这才是根本。尔后,由这一批人影响台湾人,这个力量是不容小觑的。不要忘了,这些工作做好,是否和平统一不是关键,关键是统一回来后的治理成本会大幅降低。何况,也只有这样,才能给和平统一留下那么一丝丝希望。而更大的可能性则是,当大军人民军队兵临城下之时,“台独”会被迫逃窜,那时候反而会有很多中间派倒向我们,从而不用真的大动干戈就能收回。
因此,占豪认为,虽然对台湾来说和平统一的窗口已经关闭,但我们为和平统一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统一方式问题,更关乎到统一后的治理问题。从日本占领台湾到光复有50年,现在两岸隔离又长达70年,这一百多年所带来的文化隔阂不是短期内能消除的,所以台湾不仅仅是统一的问题,更要考虑统一后的治理,要为统一后的治理未雨绸缪。
正是在这样的考虑下,占豪在两三年前建议要直接绕过台湾当局,直接对台湾民众进行管辖,要出台针对台湾民众和企业的直接政策。后来,国家出台的《惠台31条》和《惠台26条》也都是这个思路。在这个逻辑下同构不断加强对台湾民众的治理,台湾统一只是早晚和形式的事,台湾不可能真的实现独立。至于统一时间,则完全在我。
关于第三个关于时间的判断,占豪不认为2020年就一定是统一的最佳时间点,但也不能绝对说没有这种可能性,因为台湾问题是内政,但统一台湾的问题则是一个非常大的政治问题,这主要分三个层面看:
一、能力层面
统一台湾的问题从新中国成立那天开始就一直存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不是不想统一,而是没有能力统一。1949年10月金门登陆战,解放军9000多人几乎全部阵亡。金门距离厦门市仅不足10公里,小金门岛距离厦门更是只有不足5公里,这么短的距离以当时的条件都无法解放,何谈解放台湾岛呢?更何况,台湾背后还有强大的美国。所以,新中国后的几十年里,我们都是没有解放台湾的能力的,这一点我们必须清楚。
改革开放后,我们逐渐有了解放台湾的能力,但解放台湾的政治代价、经济代价太大了,如果当时解放台湾,意味着西方全面封锁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就会被打断,所以那个时候只要台湾不事实形成独立,我们也不会出手,所以之前我们对台策略一直是防“台独”。进入21世纪后,在能力层面我们武统台湾已经越来越不成问题了,现在解放军的能力解放台湾可能都可以用小时来计时了。
所以,现阶段,解放台湾的能力已经毋庸置疑,可以说真的决心下,就是摧枯拉朽。
二、政治层面
能力没有问题了,解决台湾本质上就是个政治问题,也就是利益的权衡问题。说白了,一是统一要付出什么代价,也就是统一过程的成本;二是统一后的治理成本,所面临的国际上的博弈成本和因此产生的经济成本等。那么,谁在阻挠两岸统一?主要是美国,所以台海问题现阶段依然还是中美关系的问题。若非美国在制衡,台湾早就统一了,所以抛开中美关系、中美博弈谈台湾问题肯定是不对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现在不立刻强硬武统呢?在占豪看来,道理很简单,相比现在统一台湾这个时机,发展经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然是更加优先的战略任务。说白了,只要台湾不“急独”,统一台湾早一点和晚一点并不是核心矛盾,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实现伟大复兴,台湾回退只是时间问题;反之,中华民族如果不能实现伟大复兴,统一台湾后守住的成本也是巨大的。所以,相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的目标,台湾统一是必须放在合适的时机来操作的事情。
可能有人说了,你不是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台湾是必须完成的事业吗?是的,但也有个先后问题。何谓先后?在占豪看来,这个标志就是中国的综合国力超过美国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时间节点标志。在此之前,不到迫不得已,中国不会武力收台;在此之后,收台就必然会有最后时间表了。
所以,除非美国逼得中国不让中国搞经济建设和发展,一定要和中国搞个决战,那么中国在现阶段在统一台湾问题和经济建设之间,还是会优先选择后者。如果美国真的逼迫的中国无法按照既定策略推进经济建设,那解决台湾问题就会成为立刻的选项。
三、时机层面
基于上述,我们应该明白为什么现在有能力统一台湾而没有出手统一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个时机问题。从时机的逻辑上看,现阶段我们立刻统一台湾的选项,是美国逼得中国无法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无法进行可持续经济建设的情况下,与美国进行战略决裂时的突破性选择。若非到这个地步,我们不会立刻选择武统。当然,如果“台独”势力选择“急独”,解放军当然也是当仁不让就把台湾给解放了。
至于王洪光中将所说的蔡英文动员台湾年轻人什么的,那都不是问题,真的必要的时候实现政治军事上的统一后,台湾的那些“太阳花”们会立刻举手投降,那帮人闹“台独”聒噪得挺欢,但既没见识也没骨气,不必太担心。
那么,如果在中美关系还没有完全破裂的情况下,在“台独”势力也没选择“急独”的时候,我们现在显然是不会选择立刻武统的。如果现在不选择武统,那么合适才是最佳统一时机呢?
占豪认为,统一台湾的时机是在中国的综合国力超过美国之后的5年内。中国综合国力何时超过美国?占豪认为最早在2025年左右,最迟在2030年左右,也就是中国GDP全面超过美国之时。如果按照这个时间点算起,正常情况下统一的时间点就是从2025年开始到2035年的10年内。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中美关系的变化、世界局势的重大变化或台湾岛内的重大政治变化,时机来了随时可能实现统一。而只要没有这样的大的突然性变化,时间点应该就在2025年至2035年,也就是5到15年之间。这个时机到底怎么选,取决于全球的政治格局以及中美实力的此消彼长。
基于上述,占豪的看法是:
一、统一台湾,时不我待。我们要做好随时武统的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时变之需。
二、统一台湾,除了军事斗争准备,我们需要做更多政治准备,尤其是很多政策准备,要为统一后的治理做好统战工作,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做好制度安排,我们要吸取香港的教训,总结澳门的经验,要基于台湾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统一后的治理做出上层建筑的安排。
三、统一台湾,我们要有蓝图规划,也就是说要做好时间安排,不同预案下要有不同的安排,以应对不同的变局。
统一台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制定严密的规划稳步推进,要让统一成为各方博弈中的唯一选项,让统一变成纯时间问题,让各方为了利益不得不围绕这一确定的事情博弈。只要这些工作做好了,那么到底是武统还是和平统一,完全取决于现实需要,我们只需要推进计划即可。如此,时间点或者契机到了,统一就顺理成章地实现了,这应该是我们的态度。(占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