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1月22日,波兰民族大起义爆发。当日,波兰民族委员会宣布自己为临时民族政府,号召人民为推翻俄国沙皇统治,实现波兰独立而斗争,同时颁布解放农奴的宣言和法令。1月22日至23日,波兰起义军向波兰各地的俄国占领军发动三十三次进攻,约有六千起义者参加战斗。起义持续到次年4月,最终被沙皇俄罗斯的数十万军队所镇压。
1879年1月22日,祖鲁王国军队同英国侵略军在伊桑德尔瓦纳山展开激战。祖鲁国王克特奇瓦约趁夜色昏暗指挥军队包围伊桑德尔瓦纳山脚下的英军营地,并突然发起攻击。祖鲁战士冒着猛烈的炮火冲向敌营,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最后取得完全胜利,英军被击毙1329人,祖鲁人伤亡3000余人,缴获步枪1000多枝、子弹50万发。伊桑德尔瓦纳战役严重打击了英国军队的士气,祖鲁战争成为当时欧洲各国报纸的重大新闻,祖鲁人的斗争精神赢得了各国有识之士的称赞。
1905年1月22日(俄历1月9日,星期日),彼得堡工人组织大规模请愿活动,向沙皇请求公道和保护,还提出了实行8小时工作制、停止战争等要求。各路请愿队伍共有十几万人。沙皇政府布置了大批军警对请愿的人们进行殴打、拦堵。进入冬宫广场的部分和平请愿队伍,还没来得及送交请愿书,就遭到列队于冬宫墙下的军警的枪击和砍杀。到中午,请愿人群中被打死打伤的有四千六百多人,其中惨遭杀害的至少有1000人。“流血星期日”成为了俄国1905年革命的序幕。
1928年1月22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在当地党组织的帮助下发动了“宜章年关暴动”(又称“宜章起义”),并于 顺利占领了宜章县城,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同时遵照广东省委的指示,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师。
1938年1月22日,日本首相近卫麽在第73次议会上发表施政演说中指出:为迫使中国政府屈服,以结束对华战争,必须建立国家总动员体制,也就是国家总体战体制。同年2月,日军参谋本部草拟的《昭和军制建设纲要》解释称:总体战就是“倾国家的全力遂行战争”,“毫无保留地统一部署国家的全部力量,并始终指导和动用它来贯彻战争目的。使用的手段,分为武力、经济、政治和思想四个方面,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但武力是决定性力量。”
1939年1月22日,天津大沽3000多名日军发生反战哗变。由华东、华南等地准备回国的3000多名日军士兵,乘船到达天津大沽口时,日军大本营临时改变计划,决定让他们在大沽口下船,然后换乘火车开赴山西前线,进攻八路军。日夜盼望回到家乡的日军士兵,感觉受了欺骗和愚弄,随即发生了日军侵华史上最大的一次哗变。虽然哗变被镇压了下去,但在日军中却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1942年1月22日,美国推荐史迪威将军为中国战区参谋长。
1944年1月22日,安齐奥登陆战打响。当日,卢卡斯将军指挥的美国第6军在意大利安齐奥海滩登陆,3.6万人的登陆部队和3000辆车辆在当天全部上岸,并在海滩建立起了长15公里的环形阵地,成功地在德军防线背后插入一刀。初期登陆作战比较顺利,但是美军指挥官没能够迅速乘胜前进,结果德军及时调动部队对安其奥滩头展开大规模反击,使盟军5个师的部队在登陆点受困达数月之久,险些遭到歼灭。
1949年1月22日至31日,北平地区的二十多万国民党军队全部出城开往指定地点:第13军位于三河、夏店,第16军位于黄村以南,第31军位于顺义以东,第35军位于香河,第92军和第104军位于良乡与涿县之间,第94军位于新城,第101军位于黄村,骑兵第4师位于邢各庄,剿总直属部队及特种兵部队位于顺义、怀柔。(炎之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