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中美再度举行重要会晤,杨洁篪当场对美国反击

2021-11-28 22:38作者:

由于美国在对华问题上总展现出傲慢的姿态,导致中美关系在恶化之后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改善,虽然双方沟通不断,紧张关系有所缓和,但是离重回正轨仍然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据环球网10月7日消息,杨洁篪与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瑞士苏黎世举行会晤。

这场受邀举行的会晤,双方均表示会加强战略沟通,避免冲突对抗,共同推进中美关系重回正轨。此外,杨洁篪还当场表示,中美合作利远大于弊,希望美方能够认清中方的外交政策和战略意图,并强调中方坚决反对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同时美方则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这次会晤双方派出的都是外交事务中的核心官员,因此这场会晤也被视为自3月份阿拉斯加对话后,中美高层最重要的线下会晤。从官方通报来看,这次实质性的会晤成果并不多,美国还没有完全适应中国的平视外交。

这次会晤,双方均明确了沟通的重要性,但对中美双方来说意义大不相同。按照美国的一贯外交风格,能够动用霸权解决的事情,很少会坐下来谈,既然美国愿意坐下来谈,那就说明在目前的中美博弈中,美国首先绷不住了。

目前拜登政府面临的国内问题十分严峻,疫情随着季节的变化,有可能还会继续恶化,通货膨胀率一直居高不下,债务危机将导致美国政府停摆等等,因此美国急切地想要与中国和谈,想要从中国得到帮助。而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愿意谈,也有拒绝谈的资本,谈与不谈主要取决于美国方面的态度。所以近段时间以来,中国都是受美国的邀请与美国对话,所以在沟通问题上,主动权在中国。

虽然双方如今都肯定了沟通的重要性,但未来是否能够有更多的有效沟通仍然存疑,因为中美沟通方式存在巨大差异。美国式沟通的特点是秀肌肉,在谈判之前先摆出足够强势的姿态,以寻求在谈判时可以捞得更多的好处,谈判出发点就是“美国利益至上”。而中方一再强调,谈判应该是基于互相尊重,谈判的目的是为了互利共赢,而不是单方面获利。

因此,我们给美国开了两份清单,让美国带着诚意来谈,让美国明白,中国只接受平等的谈判,不接受任何带有胁迫的谈判。中美之间目前的沟通只是为了避免冲突升级,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摩擦,想要达到解决双方分歧,消除矛盾,还需要美国方面好好调整自己的谈判姿态。

此外,中美关系重归正轨是趋势,是双方这次会晤的共识,但是仍然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中美关系实质性破冰还需要美国拿出更多的诚意。目前来看,美国国内的反华政治环境,迫使美国政府不敢在中美谈判中做出实质性让步,甚至与中国加强沟通合作,都会被国内部分议员视为对华软弱。

不过这一情况逐渐有所改善,经过一段时间的贸易战以及其他领域的博弈之后,美国已经有部分政客意识到,与中国对抗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例如美国当初加征的关税,最后大部分后果都由美国民众承担,所以美国最近开始被迫调整部分关税。

对于中美关系未来的走向,杨洁篪已经明确给出了答案,美国用“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那么中美关系将无法得到改善。中美之间只能是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美国的“竞争”我们早已见识过,在自己具有优势的领域,美国就强调要公平竞争,在自己不具有优势时,美国就要动用军事、金融霸权手段来打击对手,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美国制裁华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美国在5G技术领域无法与华为相抗衡时,就开始利用政治手段,滥用法律,泛化国家安全来全方位打压华为。

所以美国的“竞争”其实就是变相版的“美国至上”,在中美关系中只有互利共赢,美国想要单方面获利,我们自然是不能答应,中美关系也无法得到实质性改善。

很显然美国这段时间以来,对中国强硬的态度并不适应。迫于压力选择与中国和谈,没有实力胁迫中国让步又幻想让中国让步,美国在对华问题上,已经陷入了自我矛盾。中美关系要想得到实质性的改善,美国至少要接受中国崛起的事实,但很显然美国现在不想接受,仍然想着维持全球霸权地位。

对此,杨洁篪已经明确表示,美国应该正确理解中国内外政策以及战略意图,我们的目标不是与美国争霸。但在中国崛起过程中,势必会削弱美国的影响力,美国横行霸道多年,短时间内肯定无法适应。为了让美国尽早适应,我们还应该主动出手,让美国明白,中国要求美国尊重中国,是基于足够强大的国家实力。

上一篇: 台海敏感时刻,美媒:有美军在台岛已驻扎一年
下一篇: 美对华贸易战最终战败?美国不寻求与中国脱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