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是非、倒打一耙”,这是昨天(9月2日)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在提到加拿大公民康明凯、迈克尔案时,对加拿大方面所作所为的评价。
文 | 海上客
“混淆是非、倒打一耙”,这是昨天(9月2日)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在提到加拿大公民康明凯、迈克尔案时,对加拿大方面所作所为的评价。
在海叔看来,目前无论是在加拿大,还是在中国,确实有几件事,是涉及对方国家公民的。但不能因此,就将这些事肆意串联起来,进行炒作。
01
首先,不妨看看康明凯和迈克尔,到底是犯了什么事儿!
根据中外媒体的公开报道,8月11日,中国一家法院宣布判处加拿大商人迈克尔·斯帕沃尔入狱11年,没收个人财产5万元,驱逐出境。此前他被以间谍罪名定罪。法院认定,迈克尔犯有为境外刺探情报、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罪行。
康明凯(左)、迈克尔
据报道,迈克尔有权对该判决提起上诉。
另有媒体披露,迈克尔曾在不同时间段内,多次拍摄中国军事装备照片和视频,并将其中部分照片非法提供给境外人员,经鉴定,相关照片和视频均为机密级国家秘密。
更有甚者,迈克尔还是另一名加拿大籍被告人康明凯的重要情报关系人,长期向康明凯提供各种信息资料。
康明凯曾是加拿大驻华外交官,但在不再担任外交官后,以伪造的商人身份入境中国参与间谍活动
康明凯何许人也?
其曾作为外交人员,在加拿大驻北京大使馆和驻香港领事馆工作。可之后,他表面上离职出境,再入境。干了什么呢?
据媒体公开披露的情况——“康明凯于2017年至2018年以伪造商人身份、虚构经商事由的方式进入中国境内,在北京、上海、吉林等地,通过关系人搜集了大量非公开的涉中国国家安全等信息,并据此撰写分析报告,经鉴定,康明凯搜集的信息中包括数份机密级国家秘密和情报”。
海叔感觉,康明凯在华从事间谍工作,其伪装性确实强——
首先,他曾为外交官,与中国一些地方政府、机构曾经交过朋友;
其次,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再次,他曾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工作。
这些,都给他四处流窜刺探情况带来便利。
但在康明凯案中,中国的司法机关并没有急急给他量刑定罪,而是在做缜密的梳理工作。原因很简单——中国是法治国家,需要依法处理案件啊!
汪文斌主持外交部记者会
看汪文斌怎么说:“中方已多次就康明凯案、迈克尔案阐明严正立场。从有关部门披露的信息看,康、迈二人犯罪铁证如山。中国司法机关在掌握确凿证据的基础上,依法处理相关案件。在此过程中,二人的各项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有关部门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他们给予了人道主义关照。”
02
海叔注意到,海外一些媒体大肆炒作,称中方逮捕康明凯、迈克尔,是对加拿大方面抓捕孟晚舟的报复。背后,则是美国一些政客在利用这些事,纠集小伙伴对付中国。
所谓报复,或者说对等报复,在外交场合有没有?当然有。譬如互相驱逐外交官云云,就是对等报复。如果出现这样的报复情况,中国方面本也是不手软的。譬如去年关闭美国驻成都领事馆。可康明凯案、迈克尔案,和加拿大鼓捣出的孟晚舟事件,在海叔看来,只能是一码归一码地去解决。这也是中方并不承认康明凯案、迈克尔案是对孟晚舟事件加拿大方面报复的原因。
孟晚舟
康明凯案,迈克尔案,与孟晚舟事件,本身没有关系。
然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8月11日就跳将出来,谴责中方“任意拘押”迈克尔和康明凯。说得好像很头头是道。可有一点,我看布林肯完全忘记了——中国有中国的司法独立。中国不是美国的一个州,更不是加拿大的一个省。布林肯该知道,他只是美国的国务卿,负责外交事务,而不是“世界法庭”的“最高法官”。布林肯最好放尊重点,放出平等的姿态来与中国打交道。如若还想以道德,或者法律方面的“教书匠”自居,恐怕只能让全世界看他的白戏。
布林肯
海叔也注意到,就在布林肯为迈克尔和康明凯案给中方施加压力的前一天,8月10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了加拿大公民谢伦伯格的上诉,维持死刑判决——谢伦伯格被控走私222公斤冰毒。
加拿大联邦政府对这么一个毒贩,是怎么向中方施压的呢?
其一方面高举“谴责”大旗,号称中国这样的判决侵犯人权;
另一方面,则希望中国“宽大处理”。
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法国外交官出席了谢伦伯格案的听证会,现任加拿大驻华大使鲍达民感谢这些国家政府对加拿大的“支持”。
谢伦伯格
在海叔看来,谢伦伯格这样长期在中国贩毒者,最终被判处死刑,按照目前的中国法律,是量刑合适的。至于加拿大方面的“神经刀”:一面开骂,一面要求宽大处理,这些话,理都不用去理他。
而鲍达民大使,该想一想,为什么贩毒在中国是重罪!西方国家通过鸦片输入,将中国搞到差点亡国灭种的境地,中国怎么可能对毒贩来一个“宽大处理”。凭什么呢?就凭他是加拿大人,就可以头上长角、与众不同?
至于中国允许各国外交官来出席听证会,本身就是司法公开、透明、自信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