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军独立级濒海战斗舰“塔尔萨”号(LCS 16)下水,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此时军港内还有3艘已建成的濒海战斗舰。虽然建造速度很快,但相比中国的056轻护就不算什么了。
美国设计、建造LCS是考虑到在对方近海作战,利用高速机动来提高舰艇的作战能力,并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从目前来看,美国对LCS的表现并不满意,正在削减它的建造数量。
航速作为一个关键指标应该是在火炮为主的时代,对于当时的舰艇来说,舰炮、鱼雷是主要攻击武器,由于这些武器的射程较近,较高的航速且助于舰艇迅速占据射击阵位,或者在交战之中迅速追上或者摆脱对方,为此舰艇采用较大的长宽比,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早期的舰艇显然细长,这样就是为了降低阻力,提高舰艇的航速。较大的长宽比产生的问题就是舰艇的甲板面积、舰体容积均较小,难以安装较多的武器和设备,同时人机工程也比较差,这些都影响了舰艇作战能力的提高。
二战之后,水面舰艇开始大量配备雷达、电子战系统、直升机、导弹等武器装备、电子系统,同时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也要求舰艇具备更好的舒适性和人机性能,这样就要求对于甲板面积和舰体容积要求越来越高,
直接的做法就是降低舰艇的长宽比,提高甲板面积和舰体容积,但是这样的做缺点就是舰艇航行阻力增加,航速下降,不过考虑到舰艇主要武器已经由火炮转变为导弹,导弹的射程、攻击范围大大超过了前者,
那么LCS为什么要追求较高的航速呢?这是因为它的作战环境,美国海军要求它在对方近海或者沿海作战,其潜在威胁主要是岸舰导弹、常规潜艇、导弹快艇等武器,在这种环境之中,高速性能就显得非常重要,
速度高,可以有效的摆脱常规潜艇、导弹快艇的追击和攻击,也可以降低舰艇在岸舰导弹雷达网面前暴露的时间,同时也可以通过高速机动来寻找对方防御的薄弱环节,投放特种部队进行参透和攻击,因此LCS的航速均超过40节。
如果传统的大长宽比船型,甲板面积、舰体容积小,难以实现LCS多功能的设想,如果采用小长宽比船型,就难以实现高速,所以美国海军承认如何实现多功能与高速之间兼容是LCS项目最大的挑战,从相关资料来看,LCS采取的办法一个是采用特种船型,
如自由号采用的半滑行体船型,而独立号采用的是三体船,另外加大发动机功率,两者在排水量不到伯克级一半的情况下,动力系统的功率与后者相当,这样就保证了舰艇既有较大的甲板面积也有较好的高速性能,当然这种解决办法的问题就是舰艇的成本和价格猛烈上涨。
近日,美军独立级濒海战斗舰“塔尔萨”号(LCS 16)下水,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此时军港内还有3艘已建成的濒海战斗舰。虽然建造速度很快,但相比中国的056轻护就不算什么了。
近日,美军独立级濒海战斗舰“塔尔萨”号(LCS 16)下水,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此时军港内还有3艘已建成的濒海战斗舰。虽然建造速度很快,但相比中国的056轻护就不算什么了。
近日,美军独立级濒海战斗舰“塔尔萨”号(LCS 16)下水,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此时军港内还有3艘已建成的濒海战斗舰。虽然建造速度很快,但相比中国的056轻护就不算什么了。
近日,美军独立级濒海战斗舰“塔尔萨”号(LCS 16)下水,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此时军港内还有3艘已建成的濒海战斗舰。虽然建造速度很快,但相比中国的056轻护就不算什么了。
近日,美军独立级濒海战斗舰“塔尔萨”号(LCS 16)下水,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此时军港内还有3艘已建成的濒海战斗舰。虽然建造速度很快,但相比中国的056轻护就不算什么了。
近日,美军独立级濒海战斗舰“塔尔萨”号(LCS 16)下水,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此时军港内还有3艘已建成的濒海战斗舰。虽然建造速度很快,但相比中国的056轻护就不算什么了。
近日,美军独立级濒海战斗舰“塔尔萨”号(LCS 16)下水,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此时军港内还有3艘已建成的濒海战斗舰。虽然建造速度很快,但相比中国的056轻护就不算什么了。
近日,美军独立级濒海战斗舰“塔尔萨”号(LCS 16)下水,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此时军港内还有3艘已建成的濒海战斗舰。虽然建造速度很快,但相比中国的056轻护就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