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架歼20战机现身某基地,或是在为阅兵准备时的照片。作为第四代超音速隐身战斗机的首支接装部队,飞行员张昊与战友们对歼—20的飞行品质赞不绝口,特别强调了歼20的与众不同。(来源:jetfight2000)
张昊对采访的记者说“飞行品质都可以说做到了完美”
“加减速性能优越,中性速度稳定,正向速度稳定。无论是超音速还是亚音速,歼—20的飞行品质都可以说做到了完美。”空军某部部队长张昊说。
在技术研究会上,他总会提醒新来的飞行员们:起飞不用压杆,靠“意念”就可以了。“新手如果按过去的习惯压杆,极其敏感灵活的战机会以难以置信的角度猛升上昂。”张昊说。
看完了这段采访,可以这样说歼20飞行员的无畏和勇敢借助的是一种双重的勇气”,就是对自己战斗技艺高度的自信和对飞机先进性能高度的信赖,这就是双重勇气的来源。
什么是“灵境”技术,就是我们所说的虚拟现实VR。这就可以理解张昊说的用“意念”驾驶飞机了,没有虚拟现实VR就不可能与脑电波产生的意念结合起来,这简直是一种现实生活中梦幻般的奇景。
笔者与一位专家有过一段讨论。笔者:靠“意念”,这个厉害了。专家:对,虚拟现实技术,也叫灵境技术。笔者:VR升级版?
专家:是的,只要意念确认下就执行了,头盔里有脑电波传感器,这速度比手操快多了。过去欧洲台风用声控,我们还羡慕呢,现在远超他们。
笔者:我估计是软件做的是“正能量确认”,假如意念是错误的,是飞行的错误,估计要手动确认。正确的动作计算机智能确认按照编好的程序自动执行,速度极快,远超手动,软件肯定这么做的。但是错误意念就自动否定,而且要飞行员二次确认,比如一紧张“意念”想到弹射,那就惨了。
专家:对,是的,它会自动介入的,所以有个意念确认过程,否则错误指令肯定要出问题。笔者:正确的就自动执行,错误的手动确认?专家:对,二次确认,所有包线都在程序里,想飞,电脑智能执行。
虚拟现实VR技术粗浅的解释是一种体验技术,所谓身临其境,其实这样的说法对歼20的头显显示的虚拟现实VR技术是一种十分粗浅的解析。
简单说,这项技术不但是身临其境的感觉,更主要的是一种对智能的再开发和推动,使用者变的更聪明,正确判断率更高、更快,这在战斗机的操控上就会有比对手更大的优势。
VR头显,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由于早期没有头显这个概念,所以根据外观产生了VR眼镜、VR眼罩、VR头盔等不专业叫法。VR头显是利用头戴式显示设备将人的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
AR(AugmentedReality)即增强现实,也被称为混合现实。它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VR(VirtualReality)即虚拟现实,简称VR,其具体内涵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
用“意念”操控战斗机在全世界都还是一种尝试的时候,中国率先正式列装歼20隐身战斗机并正式使用,显示了我们科技力量的先进和强大,如果说这项技术我们领先了绝对是无可辩驳和怀疑的事实。
张昊所说的“意念”控制技术其实是建立在两种先进的基本技术基础上的。歼20配备的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和电光瞄准系统EOTS。有了这两个系统,歼20的飞行员可以在满足隐身要求,不开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状态下实现全方位态势感知,
这一组6个传感器的准球形覆盖,实现了歼20的全方位态势感知和全空间敏感。EODAS可以同时输出多个波段的高帧频图像,并通过后续图像和数据融合,将全向信息提供给头盔显示器或全景多功能显示器,呈现在飞行员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