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在华中某江段进行渡江工程保障演练,一座全长近900米的钢铁浮桥不到半个小时便横跨长江。
舟桥部队是担负渡河工程保障任务的一类工程兵,基本任务是构筑浮桥渡场、门桥渡场,保障部队快速通过江河障碍。
舟桥部队与工兵、建筑、伪装、野战给水工程、工程维护等专业部队共同组成工程兵,是军队实施工程保障的技术骨干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兵部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51年3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兵司令部。1955年8月1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陈士榘、谭善和先后任司令员;黄志勇、谭甫仁、李真、王六生先后任政治委员。
改称工程兵后,即着手开办院校,建立健全科研院、所,并调整整顿部队。1953年9月,将全军工兵团按任务区分为工兵、舟桥、建筑三种性质的专业部队。
1955年10月15日,工程兵根据部队发展情况,重新规定工兵团、舟桥团、建筑团的番号和序列,并按任务将部分工程兵部队划归大军区建制领导。1961年5月,组建工程兵建筑师。
随后,中共中央军委又两次给工程兵和大军区工程兵增加员额,用以组建和充实建筑部队,并帮助越南修筑公路和海岸防御工程。到1965年底,工程兵部(分)队发展到49万余人。
1967~1975年期间,工程兵根据任务的变化,逐步精简建筑部队,相应地发展舟桥部队。一部分建筑部队分别拨归国防科委、第二炮兵和总后勤部建制领导,另一部分建筑部队改编为步兵和守备部队。
1975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担负国防工业工程和民用飞机场、公路等修建任务的工程兵建筑部队移交给基本建设工程兵。同时,将部分建筑团改编为舟桥团。
为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76年以后,工程兵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压缩军队定额,调整编制体制的指示精神,继续精简建筑部队,重点发展工兵和舟桥部队,相应地发展伪装和野战给水工程部队。
到1985年,工兵团增加了2.5倍,并先后组建了伪装团和给水工程团。1982年9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央军委和军区工程兵领导机关分别缩编为总参谋部和军区司令部的工程兵部。
1985年,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大部分工兵团编入集团军,以加强队属工兵力量。
8月22日,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在华中某江段进行渡江工程保障演练,一座全长近900米的钢铁浮桥不到半个小时便横跨长江。
8月22日,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在华中某江段进行渡江工程保障演练,一座全长近900米的钢铁浮桥不到半个小时便横跨长江。
8月22日,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在华中某江段进行渡江工程保障演练,一座全长近900米的钢铁浮桥不到半个小时便横跨长江。
8月22日,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在华中某江段进行渡江工程保障演练,一座全长近900米的钢铁浮桥不到半个小时便横跨长江。
8月22日,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在华中某江段进行渡江工程保障演练,一座全长近900米的钢铁浮桥不到半个小时便横跨长江。
8月22日,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在华中某江段进行渡江工程保障演练,一座全长近900米的钢铁浮桥不到半个小时便横跨长江。
8月22日,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在华中某江段进行渡江工程保障演练,一座全长近900米的钢铁浮桥不到半个小时便横跨长江。
8月22日,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在华中某江段进行渡江工程保障演练,一座全长近900米的钢铁浮桥不到半个小时便横跨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