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已过,朱日和草原依然寒风凛冽,第81集团军某旅正在展开城市攻防演练。全旅每个合成营编成1个作战单元,轮流扮演红蓝两方,在进攻与防御的交替转换中,锤炼部队严寒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草原狼强悍狡黠、勇敢机敏,栖息在广袤的内蒙古草原上。在朱日和草原深处,就有这样一支被称作“朱日和之狼”的部队,它就是我军第一支专业化蓝军旅。
六年间,这支部队参加了33场实兵对抗演练,取得32胜1负的战绩,成为名副其实的红军“磨刀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支“战狼”部队。
演习和准备演习,这个旅全年只有这两种状态。2011年底,我军历史上最早诞生的装甲师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燕山脚下,另一部分整建制移防到内蒙古草原,成为我军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模拟蓝军部队。
这个目光灼炬、威风凛凛的狼头,是蓝军旅的标志。之所以用狼头,就是要吸取狼的狡黠、执着和团结协作那股子劲头。
红军要过硬,蓝军必凶狠。蓝军旅官兵走进大漠戈壁后,不断磨砺自己的狼性、提高自己的战斗力。
2014年,第一次和7支建制旅扮演的红军对阵朱日和,蓝军旅就以6胜1负的战绩,改写了我军以往战术对抗红胜蓝败的惯例。
六年,33场红蓝对抗,32胜1负的战绩,为前来对阵的红军上了一堂堂生动的实战课,也让参演部队真正得到了有效锤炼。
狭路相逢勇者胜。30多场红蓝对抗让这支部队不仅具备了草原狼的狡黠,更磨练了他们超人的血性胆识。
一场跨越演习中,侦查排长佘永林带领的7名侦察兵深入敌后。红军的坦克两次从佘永林的潜伏壕上碾过都没有发现。
佘永林带领的7名侦察兵每天休息不到3个小时,在如此超越生理和心理极限的情况下,连续潜伏108个小时,为后方提供了大量及时准确的侦察情报。
“封狼居胥”是蓝军旅刻在营区旁的战表,也是蓝军旅官兵一直信奉的信条。他们骨子里有狼“压不倒、打不烂、拖不跨”的战斗作风,更有群狼高效协作、凶狠狡黠的品格。
在一场激烈的红蓝实兵对抗中,蓝军旅指挥所被敌远程火力覆盖,旅领导全部被导演部判定为“阵亡”。
在“任务式指挥”机制下,蓝军旅各级按照作战预案协同配合,主攻营在炮兵、陆航分队的火力支援和空中掩护下,精准选择破袭通道,成功突入“红军”纵深。无首群狼攻防有度,上演绝地反杀。
就是这样的一支“战狼”部队,令红军又爱又恨,甚至在每次演习前都喊出“活捉旅长满广志”的口号。
为了给陆军实战化训练提供更好的参照和对手,旅长满广志带领蓝军旅不断提升战斗力,实现磨刀石的升级换代。改革重塑后以合成旅的新面貌重新出发,这支“战狼”部队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