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军事网 > 军事图片 > 

志在四海布蛟龙:漫谈我国中小型舰艇出口

2019-12-17 02:40作者:

第16届马来西亚国际防务展(DSA2018)将在今年4月16日至19日于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对于曾在去年阿布扎比防务展上展出多款4000吨以下外贸战舰的中国来说这无疑又是一次向全球买家展示中国近些年来造船工业发展的好机会,本期《出鞘》我们就来谈一谈中小型舰艇贸易那些事。


回顾我国舰艇的外贸史,从最早期对某东北亚国家连武器援助带技术转让的“13号工程”,到后来以以货易货形式进行的贸易,再到现在多型号不同档次的战舰与美欧等众多老字号品牌的产品角逐国际军贸市场。我国舰艇外贸走出了一条虽然曲折但是极具特色的道路。


我国早期的舰艇贸易以我军制式的轻型舰艇直接出口为主,譬如曾经出口阿尔及利亚的206型炮艇;出口缅甸、埃及等国的037“黄水战列舰”以及出口埃及、孟加拉的053H型护卫舰等等。对于当时仍处在“空潜快”时期的较为弱小的人民海军来说,自己尚缺乏大型水面舰艇,更不要说拿去出口了。


转变开始于本世纪初,051B、051C、052B、054型等一系列小步快跑的产物帮助中国海军走过了青黄不接的年代,2005年后052C、054A两型舰的问世宣告着中国海军装备的技术已经开始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这一时期的中国舰艇出口也开始了从“有啥卖啥”向“要啥有啥”的转变。


区别于其他军种的武器装备,海军舰艇对于其使用国的战略意志的表现更加的明显。对于甚至没有一套完整的海军战略的小国海军来讲,其与中美这种全球性海军或者立志成为全球性海军的海上力量对于舰艇功能的需求往往是大相径庭的。而两者又往往扮演了军贸的需求者与供应者的角色,后者的制式舰艇想要获得前者的青睐,往往需要为适应前者而进行的“再设计”。


4000吨级以下的中小型舰艇是外贸作战舰艇的主力,而这一级别的舰艇又恰恰最能体现两种海军需求的不同:在大国海军中,这类战舰一般扮演“军马”的角色,是组成海军制海力量的基石,最基本的需求是便宜、量大、可靠、耐用。而在小国海军中这些舰艇则往往是其海军的中坚力量甚至是其海军的一面旗帜。


特殊的功能定位形成了这些国家对这些本应是低端战舰的小型舰的独特技战术指标需求。以我国为阿尔及利亚研制建造的C28A型轻型护卫舰为例,其吨位介于我军054型与056型之间,但其火力配置却丝毫不逊色于054型,可以说这一型舰直接用3000吨不到的舰体扛起了4000吨级的武装。


反之,我国方案在泰国护卫舰竞标中因为与美制Mk41垂直发射系统的恩怨纠葛而最终落败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国际军火市场正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在现在的军火市场上谁能把握用户的实际需求,提出人性化的武器方案,谁就越能在激烈的订单角逐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随着国际军火市场大环境的转变,代表我国出现在各大防务展上的战舰模型也开始愈发的高大上化——有些时候甚至有些匪夷所思。其实这背后体现出的是我国舰艇外贸的新思路,即让舰艇贸易变得像去电脑城攒电脑:我们可以提供各种级别的机箱(船体),同时各种档次的主板、CPU、显卡(舰艇子系统)一应俱全。无论用户提出什么样的功能需求,我们都能提供最为人性化的定制方案。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舰艇的潜在用户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这次要举办防务展的马来西亚。去年,马方曾与中方签订了一份4艘滨海任务舰的采购协议。这四艘滨海任务舰中的头两艘将在中国建造,余下两艘将由马方自行建造。而如果项目执行顺利,马方可能以特许可生产的方式继续建造14艘同型舰。


目前马来西亚正在执行雄心勃勃的海军振兴计划,其15 to 5计划除去现在正在执行的6艘第二代巡逻舰SGPV计划以及目前正在服役的6艘吉打级以外,尚有6艘滨海战斗舰、12艘巡逻舰的缺口,这也为我国舰艇的出口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不过参照马方引进GPV的项目,即使马方后续采购中国舰艇也极有可能直接摒弃第一批次在中国建造,后续舰由中国特许马来西亚生产的传统技术转让模式,而是采用中国设计并提供关键设备由马来西亚自主建造的新合作模式。


除马来西亚外,孟加拉国近些年来也成为了中国舰艇的忠实用户:在2015年12月11日交付了两艘C13B型1300吨轻型护卫舰之后,孟加拉国旋即与中国签订了增购两艘的合同。就在上个月,此次增购的“奋斗”号已在武汉造船厂顺利下水。


对于一年到头军费只有30亿美元出头的孟加拉来说,即使是C13B这种“穷人版”战舰也不会有太大的装备量。因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孟两国的舰艇贸易将很有可能以几百吨的小艇为主辅以少量的二手军舰和C13B这样的廉价新舰。


与C13B系出同源的还有尼日利亚海军的P18N巡逻舰,这是一种1800吨的火炮巡逻舰,全舰仅有1门76毫米自动炮2门30毫米机关炮和2门20毫米机关炮。相比于目前已经处于半退役状态的MEKO型,这种舰艇更加适合尼日利亚海军的现状——仅仅需要应付采油大盗这一类的低威胁目标。


尽管尼日利亚近些年来一跃成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但是其对海军的热情已经远不如1970-80年代的“真海军”时期,今后的中尼舰艇贸易很可能继续以P18N这样的半海警半军舰舰艇或053系列的翻新老舰为主。


除此之外,前段时间柬埔寨方面曾经传出求购两艘中国护卫舰的消息。笔者认为对于穷的叮当响的柬埔寨而言,如果真的要买,其大概也只能负担得起与P18N类似的火炮巡逻舰。虽然也有可能以军援的形式半卖半送的获得其他的先进装备,但也很难说这一两艘船能对柬埔寨这样的海军有什么实质上的提升。


另外,根据目前已有的消息,自2003年哈萨克斯坦重建海军以来,参与哈轻型护卫舰招标计划的有荷兰、土耳其、德国、俄罗斯以及中国。其中哈可能已经倾向于选择中国以056型为蓝本的轻型护卫舰方案。当初听到哈萨克斯坦招标轻型护卫舰的时候,笔者也在好奇:这船怎么开过去?


后来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船还真的是能开进去的——流入里海的伏尔加河与流入黑海的顿河之间有一条伏尔加河顿河运河。虽然免不了被穷的只认识钱的某北方大国敲诈勒索一番,但是好歹还是能过去了。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一个意料之外的国家——菲律宾。在上次登上中国海军长春号导弹驱逐舰之后,中国人民的新朋友——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去年底又登上了中国建造的F22P型三号舰塞义夫号。我国舰艇能否借着中菲关系全面好转的东风落户这个只有老旧美制舰艇的东南亚岛国,仍需我们拭目以待。


总体来讲,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我国在新时代的舰艇军贸中将会大有作为,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诸如“第三世界之友”、“低端产品制造商”等思维定式与大宗客户常年使用美欧武器的现实情况依然会成为阻碍我国舰艇出口的窠臼。“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如何促进我国舰艇的出口依旧值得我们深思。今天的“出鞘”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欢迎新朋友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查看更多精彩好文,《出鞘》完整版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首发,往期《出鞘》请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回复关键词查询。当日网页版《出鞘》仅为预告版,完整版会在隔日发布。


上一篇: 又要大卖了!中国L15高教机新春特技飞行看花眼
下一篇: 中国军人楷模!我空军轰6K飞行员喜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