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洛伊解读者网站7月18日发表杰弗里·蒂尔的文章《印度洋-太平洋:英国人即将回归?》称,英国皇家海军看上去即将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完成一次重大回归。澳大利亚最近决定购买9艘英国航空航天系统公司制造的26型反潜护卫舰,这是英国加强在这一地区战略利益意图的最新表现。
文章认为,英国皇家海军历来以自己持续的全球影响力而自豪。海军圈的说法是,“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战斗群的首批任务之一是完成自己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首航,大约将在2021年。皇家海军显然希望通过这项任务提醒人们这一事实。
文章称,鉴于中国海军力量稳步崛起,华盛顿持续发出不确定信号,南海和东海频频发生海上争端,很多人对于近年来英国海军军舰对于该地区的访问数量减少感到失望,
他们欢迎英国重申在这个日益动荡地区的利益。一些人认为,作为一支仍受尊敬的海上常规力量,英国或许能够通过航行自由宣示行动、一个适度但是常规性的存在以及加强在该地区的能力建设等途径来维持“基于规则的秩序”。
文章认为,这当然也是英国的意图。政府大臣们急于维护一个“全球化英国”的形象,
因此对这一想法报以微笑支持,指出作为一个贸易国,英国不仅在一个拥有如此经济增长率表现的地区拥有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还能提供一些东西。当然,从历史角度来看,这正是现代皇家海军想要做的。
但是,有两个问题。首先,考虑到皇家海军的平台和人员数量均大幅减少,现在海军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显著加强存在真的可行吗?其次,在该地区部署一支规模大得多的海军将真的有助于地区和平与安全吗?对英国自身来说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文章称,以英国皇家海军在南海参与航行自由宣示行动这一棘手事件为例。这样的事件在法律上极其复杂,同时又高度敏感。除非每个人都了解情况,否则很容易引发认知错误。
文章称,美国的航行自由宣示行动往往是公开的,非常强硬,并且涉及具备“可靠作战能力”的资产。鉴于中国实力日益增强,这样的行动对于距离遥远、规模较小的皇家海军来说可能更加危险,除非以克制态度富有技巧的展开。然而就目前而言,英国人似乎准备这样做。
近日,据网上发布的最新组图显示,英国皇家海军的第二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威尔士亲王”号的主体工程已完工。英国国防部也于近日表示,“威尔士亲王”号已基本完工,等待交付,预计将于2020年服役。
大英帝国的海军颓势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遥想当年英女皇登基之时,大英帝国的皇家舰队拥有横扫世界的能力,但是女皇还活着呢,千艘皇家舰队已经变成了千艘小帆船来参加女皇的寿辰了。即使近年拥有诸如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和45型驱逐舰,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还是无法再重现当年的荣光了。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7月26日报道,英国海军目前准备退役所有的鱼叉反舰导弹,替换为英法联合开发的FC/ASW导弹。这种导弹被称为未来巡航/反舰导弹计划,目的是可以进行亚音速长距离巡航或者超音速远程反舰作战。在当月的11号,下议院就已经批准国防国防部进行导弹的合作调查,对FC/ASW导弹进行技术评估,并对服役时间进行考核。
就目前而言,英国共计13艘23型驱逐舰全部装备有GWS60 Block1C型鱼叉反舰导弹。除此之外,共计6艘的45型驱逐舰中有3艘同样装备鱼叉反舰导弹。根据英国海军要求,这种射程130公里的反舰导弹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服役,服役至2018年结束。但是由于英国糟糕的经济状况和没有后继导弹的无奈,鱼叉导弹被延期服役至2023年。
因此在这个时期,英国和法国共同进行了FC/ASW的相关研发验证工作。最早的研发验证开始与2008年,但是经过了三年的研究后,除了进行技术验证并认定了代号为帕尔硫斯(英仙座)的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项目外,并无后续的进展。
现在英国重新进行FC/ASW项目的研发,并预计与法国政府共同出资来研究这个计划。早在2011年,法国在巴黎航展上就曾经展示过帕尔硫斯导弹的实验品模型。从外形上看,这种导弹与俄罗斯生产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很像。而按照FC/ASW相关的技术参数,这种导弹可以飞行超过3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可达5马赫。而且弹头还可以使用子母弹,包括一枚200公斤主装药和两枚50公斤副装药。
不过摆在英国人面前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武器的研发周期和服役时间。按照英国相关的部门估计,FC/ASW计划想要正式的进入英国海军服役,至少要等到2030年。不过就目前而言,想要给鱼叉续命比让女王地久天长还难。根据英国联合听证委员会说明,就目前而言,如果想要给鱼叉导弹继续升级维持服役,不仅需要在燃料,推进系统和战斗部上下功夫,还需要时刻注意老化的鱼叉导弹是否能够符合现代战争需要。(作者署名:利刃/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