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来,2011年真是一个多事之秋,尤其对于中东和北非的人们来说:“阿拉伯之春”席卷几乎整个阿拉伯世界,旧的当权者被推翻,国家陷入混乱和恐慌,各方势力纷纷趁此机会兴风作浪,企图在战士的尸骨和妇孺的血泪中攫取那一口羹汤。
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古老城市和重要地理位置的叙利亚,内战也不可避免地爆发,除了各方势力,还有激进残暴的恐怖组织趁机壮大,叙利亚政府军节节败退,重要城市和据点一个接一个地丢,全世界都屏住气,看巴沙尔·阿萨德能否守住从他父亲手里接过的国家,看叙利亚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利比亚。
毫无疑问,叙利亚政府的背后是传统盟友俄罗斯,而在战争进行四年后,俄罗斯终于无法容忍陷入拉锯战的叙利亚,于2015年9月正式介入叙利亚,果然在战斗民族的帮衬下,叙利亚政府军愈战愈勇,不仅遏制了反对派的攻势,还一步一步地夺回曾属于他们的土地。
叙利亚对于俄罗斯的战略意义极为非凡,其境内的塔尔图斯港是俄罗斯海军在独联体国家以外唯一的基地,也控制着俄罗斯出入黑海的咽喉要道,从彼得大帝时代就无比重视出海口的俄罗斯绝不会将这一位置拱手让人,势必要以绝对力量守住叙利亚。如今俄罗斯对叙利亚的投资总额高达200亿美元,这些年来签订的军事合同就价值40亿美元,鉴于俄罗斯目前并不景气的经济,这个数字足以表明俄罗斯的决心了。
可战争总是个无底洞,截止到2018年3月,俄罗斯这两年半以来驻叙利亚的作战部队从开始的4000人上升到7000人,部署了超过69架作战飞机,以及在东地中海游弋的护卫舰、核潜艇不下十数艘。为了保证这些人员和装备的正常运转,俄军称在叙利亚每日军费支出为1.56亿卢布,约合270万美元,如果这个数字没有水分的话,两年多以来的军事行动总计耗费23亿美元左右,不过西方认为真正的战争费用应该是这个数字的10倍以上。
其实早在2016年3月,俄罗斯空军就公布过在叙利亚的阶段性支出。当时约有50架战斗机和直升机在叙利亚执行任务,这些飞机每天的飞行费用为71万美元,消耗的弹药约为75万美元,每天发给驻军的工资为44万美元,再加上后勤保障、信息收集、通讯工程等,俄罗斯每天最少也要支出240万美元,半年高强度空袭下来最少也要4.3亿美元,不过欧美依然认为这个数字有诈,并声称俄罗斯为空袭的花费每天至少500万美元。
其实不能说欧美是在故意黑俄罗斯,毕竟这个数字着实很值得怀疑,如按照5000名驻叙俄军每天需要44万美元的人员成本来计算,呢么每个人每天只有88美元,可通常来说军队赴国外执行作战任务,各种津贴等福利肯定是比工资高的,如俄军上尉军官在2012年时工资就达到66000卢布,按当时汇率约为2500美元,很难想象普京会只给在叙利亚奋战的士兵发这么少的钱。
但无论俄罗斯在叙利亚花掉多少钱,叙利亚胜局已定,俄罗斯通过这次战争,不但体现了自己对中东的影响力,还掌握了在中东的主动权,同时还对飞行员实现了轮战轮训,检验了六百多种新型武器,为之后的军火销售打开了渠道,通过卖军火来赚回战争成本也未尝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