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中国半导体之父被台积电打压无数次仍撑起中芯

2022-01-10 15:50作者:

在中国半导体发展领域当中,有一位传奇人物用一己之力打拼下了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半壁江山。这个传奇人物正是张汝京,他先后在台湾大学、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取得了出色的学术成绩。他主学工程方面的电子专业,在研读完硕士学位后,他又赴南方卫理公会大学继续研读博士学位。

可以说,张汝京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高端技术领域人才。但为什么张汝京没有在美国继续发展而是回国呢?答案是张汝京想要致力于中国半导体的发展。因为他发现,中国的半导体领域就像一片荒芜的沙漠,无人问津。既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样的路好走吗?事实证明,张汝京走的这条路历尽艰辛。

一、一腔热血想排万难

刚刚研读完学业的张汝京怀有一腔热血,想要在半导体领域上大展身手。但这条路哪能顺风顺水,果不其然,张汝京一经出世便遇到了最大的竞争对手——台积电。1978年,张汝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芯片制造行业,于是他来到了当时的芯片龙头企业——德州仪器,开始从事芯片相关研发工作。

这是张汝京头次进入到企业工作,在此之前他所拥有的都是在学校学习的相关学术知识。但是对于一个刚刚进入这个领域的年轻人来说,他的起点就已经站在了许多人之上。此时的他也并不知道,未来他最大的竞争对手张忠谋也在这个公司当中,并且时任德州仪器副总裁。

张汝京在德州仪器一共待了8年,他从一开始的小白变成了经验丰富的老手。而后他成为了德州仪器的负责人,为德州仪器开疆扩土,短短时间内就建造了4所芯片生产工厂。然后他又把目光放在了欧洲和东南亚地区,他想继续大力研发芯片产业。

但在张汝京声名鹊起之时,他最大的对手张忠谋辞职离开了公司,回到了台湾,开始创立台积电。张汝京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中国代表团来到了德州仪器。他们见到了这个不平凡的张汝京,而对于张汝京来说,回国的心在蠢蠢欲动。

按压住自己内心的躁动,他决意回国发展。于是他向德州仪器提出辞职,但是却遭到了他们的反驳。理由是中国是落后的国家,并没有发展的必要。这无疑是狠狠地打张汝京的脸,他觉得无能为力却又抱有一丝希望。

德州仪器规定工作满20年可以退休,张汝京一达到这个条件,又再次辞职。1997年张汝京回国了,这个经历尘世50年的男人,依然如刚入社会一样对半导体行业怀有无上的激情。但殊不知他的一腔热血如何抵千军万马,如何避开这困难重重。

二、绝境之上艰难求生

张汝京一回国就来到了无锡华晶上华电子芯片公司,公司负责人了解了他的想法后,十分慷慨地出金解囊,给他成立了世大公司。张汝京也清楚地明白,想要进军半导体领域一定需要大量的高端技术人才。

作为台湾人,他考虑到台湾良好的培养环境,于是打算先在台湾奠基基础,再往内陆转移。

张汝京凭借自己在德州仪器所积攒的经验,做出了一番成绩。短时间内世大公司成为了台湾的第三大生产芯片的工厂,可想而知世大的发展是有多么的快。但是这一番举动阻碍了某些人的利益,其中就有作为台湾最大的芯片工厂——台积电。

然而香港人一看这个知名人物来买地,都生起了畏惧之心,怕他是第二个“李嘉诚”。无奈之下,他又辗转反侧来到北京,但是领导一句话又让他回到了上海。上海当时也具备了高端技术产业,这对于张汝京来说是最好的环境。

上海为张汝京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让张汝京站稳脚跟,张汝京的一腔热血彻底被点燃,他发誓一定要让中芯国际撑起中国半导体的天,也要去超过台积电。刚刚站稳脚跟的张汝京也很清楚,想要达成这样的目标绝非容易,而首先的难题就是美国限制了先进设备的出口。

但这也很好办,张汝京从其他国家花费了大价钱收购了一批同样的设备,大力宣传中芯,让各地人才都来自己这。作为一个公司领导人,张汝京也是具有自己的个人魅力。但同时,他的员工们都是拥有一个理想——希望自己能独立生产出芯片。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走,但变故徒然而生。

三、历尽艰辛终成功

在中芯越发强盛时,其中受到的阻碍也不尽其多。但是张汝京无所畏惧,大刀阔斧实现自己最初的目标。然而,把他打落神坛的却是自己的家乡台湾省。台湾给他施压,叫他撤资放弃中芯,否则就要被剥夺台籍身份。

背后的引导者自然就是台积电,张汝京起初没有惧怕,而是通过降价争取了很多国际大单子。但是公司的高层人员一个个无故离去,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这样从天而降扣在了中芯身上。罪名是技术抄袭,本应毫无根据,却暗自被台积电坑了一把。

张汝京咬咬牙想继续坚持,却被逼入绝境,无奈之下他最终不想看到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就这样便宜他人。于是他承诺三年内不再踏入电子芯片领域,这对于他来说宛如切肤之痛。

但是后来,张汝京曾经的副手成了中芯新的领导人。换人后不到一年,与华为合作的中芯员工,人手一部搭载了自家研发的14纳米芯片的荣耀手机。换来的是中芯在芯片领域越走越远。现在的中芯是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位列世界第四。

小结:

在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上,从来就没有娇艳的鲜花为他送行,他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在半导体领域上占有一席天地。天空并不总是昏暗的,这位将自己一生心血都倾注在芯片产业的老人,无疑是最孤独的勇者。

这条路很难走,敌人很强大,能一起同行的伙伴又很少。

如此艰辛困苦的路,却是张汝京想要报国的路。如今的他哪怕离开了高端电子产业,依旧为相关产业贡献着力量。可以说没有张汝京,今天的中国就不会达到芯片供给自由。好在结果是好的,如今的这条路上开满了桃花,云蒸霞蔚,吸引着更多的年轻人往前走。

困苦的路,却是张汝京想要报国的路。如今的他哪怕离开了高端电子产业,依旧为相关产业贡献着力量。可以说没有张汝京,今天的中国就不会达到芯片供给自由。好在结果是好的,如今的这条路上开满了桃花,云蒸霞蔚,吸引着更多的年轻人往前走。

上一篇: 印度前驻俄大使:“美能给我们俄给不了的东西”
下一篇: 美军非逼解放军出手?拜登果然在“双倍下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