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步入2019年,就不断有坠机的事件发生,其中法国迎来今年的首摔,一架幻影-2000D于今年1月初在雪地中坠毁;
而俄罗斯也罕见坠机,两架苏-34在训练中相撞,一架图-22M3坠毁。
印度更是占据了坠机排行榜的第一名,在4个月坠毁11架,其中一架米格-21还是被巴基斯坦击落的。
而就在近日,又一份俄军坠机的消息曝光,但却隐瞒了两年。
4月24日,《防务博客》网站转述俄罗斯媒体报道,根据最新一份泄露的俄罗斯政府文件显示,俄罗斯空军两年前竟发射战斗机击落自家友机的惨剧!
一架米格–31超音速拦截机,在西伯利亚Telemba试验场附近的训练飞行中,被友军战斗机发射导弹错误击落!
这样离奇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在虎哥看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人为失误。
公开的政府文件中是这样说的:……导致米格–31飞机坠毁的事故中,发射导弹的米格-31战斗机的机组人员,违反安全措施和任务飞行流程,过早激活战斗机上的雷达系统,在未经指挥官授权的情况下,发射R–33远程导弹,导致错误接近发射区域的米格–31战斗机最终坠毁。”
R–33远程空对空导弹发射时,需要战斗机雷达首先探测跟踪目标,所以米格-31的武器导航员发射它之前,必须先完成一系列复杂操作。
在真实战斗或实弹打靶情况下,地面指挥官拥有决定发射的权力——实际上,如果没有地面指挥人员发出的批准命令,以及相关引导信息,米格-31战斗机上的机组人员通常看不到目标。
报告指出驾驶发射导弹的米格-31的飞行员,在错误的时间开启了该机的自动火控功能,导致一枚R–33导弹攻击了友机。
报告进一步指责机组人员知道当时并没有需要他们攻击的靶机,但他们却选择了开火。
而被击落的米格-31BM战斗机飞行员也犯了很严重的错误,那就是未经允许,闯入了前者的演习空域,结果导致被正在参加演习的米格-31M战斗机发射的导弹击落。
不过在虎哥看来,人为的失误还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些人为失误的背后,暴露的确是俄罗斯空军飞行员训练水平不足,并且缺乏严谨,不认真。
在这一点上,俄罗斯空军部队可是有着前科的,毕竟世界上敢偷战斗机防冻液当酒喝的空军部队也就俄罗斯这一家。
第二点原因就和硬件有关系了。这一次出事的战斗机是俄罗斯最新改进型的米格-31BM。
新的的米格-31BM换装了N007AM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配备大型火控计算机,换装平视显示器,以及三块大液晶显示屏,还加装了保密数据链。
N007AM相控阵雷达的天线尺寸增加到1.4米,对大型飞机目标的探测距离是320公里。
凭借更高的计算处理能力和完善的火控软件,米格-31BM截击机可以最多同时跟踪24个空中目标,并同时引导6枚雷达制导远程空空导弹实施拦截。
这些导弹包括R-33和改进型的R-33S,甚至可以挂载为苏-57隐身战斗机研制的R-37M超远程高超音速空空导弹。
据说这种超远程导弹能够打击在25000米高度做8g过载机动的目标,迎头攻击最大射程超过200公里。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俄罗斯公布的纸面数据,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
通过上面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米格31BM主要更新的就是电子设备,换了相控阵雷达,换了火控计算机。
然而,俄罗斯的电子工业水平实在是惨不忍睹,他们的电子技术太差,该机升级的火控计算机竟然无法满足改进型相控阵雷达的数据处理需求!
而且相控阵雷达得到的数据和机头红外搜索装置也不兼容,做不到传感器融合,这就需要飞行员本人亲自反复确认目标,进行敌我识别。
但是很可惜。粗心的飞行员并没有进行敌我识别,不经过允许就射出了导弹,最终酿成大祸。
在虎哥看来,这次的误击事故,真实的反映了俄罗斯的科技水平和人员素质。
虽然说如今俄罗斯仍然能够在部分领域继续吃苏联的老本,就比如说这一次出事的米格31BM战斗机,其升级计划实际上就是在苏联时期就已经提出的。
再比如说核潜艇,比如说弹道导弹,还有一些基础的科研数据。
但是苏联的老本总有吃光的一天,到时候的俄罗斯又该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