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作为中国自己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在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用,甚至很多朋友的手机里已经安装有兼容北斗导航的芯片,可以说北斗已经深入到每个人身上的方方面面。
但是其实我们并不知道,在天上这个领域。全世界的争夺是相当的激烈,现有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还有欧洲的Galileo系统。所以为了竞争甚至采取了一些不太光彩的手段,尤其是我们熟知的亚洲某国,尤为起劲!
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
例如在2007年,我国的一颗北斗卫星在经过亚洲某国上空时,出现信号传输中断问题,而且这种干扰是全面的区域干扰,并不是小型小规模的单点式干扰,所以这明显是一种准军事行为,需要动用大功率的干扰机在多个频段上进行昼夜不停的干扰,明显就是针对北斗来的!
北斗遭亚洲某国家干扰
怎么办?这颗北斗卫星是我们的一颗先导星,作为技术验证卫星为我们北斗下一步的全球组网工作做先导。当时很多专家都表示这个国家干扰中国卫星已经是常态化了,不如像以前那样“躲”过去算了-调轨避开这一区域。但是“要‘躲’永远‘躲’不完。如果‘抗’,则治标治本!
中国的北斗团队进行持续1个月的信号跟踪,结合对方针对干扰机的信号特性,发现主要是利用我方采用的国际标准化芯片的特性进行针对性干扰。
发现问题解决就好解决了,使用的我们国产的自主研发的CPU替换芯片,同时加强了一种复杂的干扰抑制计算方法,使得我们原有的信号性能提升了近一倍,而接收机的功耗却降低了一般,抗干扰性能更是几何层级的提升。
这样的提升不仅仅显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的实力,更体现了中国航天人的“两弹一星”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因为对于中国人发展高端产业,没有任何外国人是乐见其成的,只能靠我们自己。
国产的自主研发的CPU替换芯片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想要完成中国人自己的核心大项目,就必须要用中国人自己的产品,任何产品都存在缺陷和漏洞,哪怕是成功国际化高端产业。
北斗走向世界指日可待
现在我们的北斗系统组网正在紧张的进行中。2020年全球覆盖的目标也要马上实现了,我们祝福北斗搭载的中国芯能够走得更远,覆盖全世界!
超大手笔!中国40颗北斗卫星进行全球组网
2月3日,新华社发布题为《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助力书写北斗导航系统新篇章》的文章,文章指出,我国将在2018年前发射18颗北斗导航卫星,未来5年内将射近40颗卫星,并拉开全球组网序幕。
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建设计划,2018年将率先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建成国际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冉承其说:“在2018年前我国将继续发射18颗北斗导航卫星,未来5年之内将发射近40颗卫星。”
未来5年发射近40颗卫星
为保证卫星圆满成功发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王泽民说:“经过前几年的实战准备,现在中心已具备未来每年12次至15次的发射能力。”
北斗卫星密集发射
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
拉开全球组网序幕
2月1日,我国成功将1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第5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也是共同开展星间链路、新型导航信号体制等试验验证工作的最后一颗。
“这次发射也正式拉开了北斗全球组网的序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说。
他介绍,自2012年以来,随着地面控制站精度、软件算法的改进等,现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内的定位精度已达到5米左右。
2015年至今,我国相继发射4颗试验卫星,验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体制规划和技术标准,通过多颗卫星组网完成验证任务。冉承其表示,试验验证的顺利完成将有助于他们对全球组网状态的固化及新的产品投入等。
时间、空间几乎涉及人类社会所有信息,是个人隐私、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信息,也是国家重要战略信息资源。
当今确认时间、空间信息最为精确的则为卫星导航系统。那么,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现今发展如何,未来又怎样发展?
长征3号甲火箭发射画面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此时,美国GPS系统已投入使用,俄罗斯格罗纳斯系统已基本建成。
2000年至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成为世界上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07年4月14日,我国成功将第一颗北斗导航组网卫星送入太空,从此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北斗卫星
此后,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密集期,至今已发射20颗北斗导航卫星。与此同时,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也取得许多重大成果。
——圆满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组网并投入运行,可为广大用户提供与美国GPS性能相当的高质量导航定位服务,且运行总体保持连续稳定。
——启动全球组网,攻克新一代导航卫星专用卫星平台、运载火箭上面级直接入轨发射、高精度原子钟、星间链路、自主导航等关键技术,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科技成果。
——用于全球组网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史上多个突破,包括首次实现中高轨卫星直接发射入轨,首次采用新型导航卫星专用平台,首次采用全新设计的导航信号体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