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50岁的歼8,一生经历之丰富,无出其右者

2019-07-17 11:07作者:

如果一艘战舰以其下水日作为他的生日;那么对飞机来说,一般会把首飞作为其生日。1969年7月5日,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首飞成功,结束了不能自行研制高空高速歼击机的历史。歼8于1979年完成设计定型,1980年开始服役,是空军、海军航空兵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的主力战机之一。到现在仍然有接近百架甚至是超过百架的歼八比较新的批次仍然在现役中。军迷对歼八一般称呼其八爷。首先表明其辈分在那里摆着。八爷从首飞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50年。在这50年里,八爷的经历可算超级丰富。八爷试飞期间,总设计师和他一起飞过;大改过前机身;留过洋;准备过上舰;加保形油箱改隐身;装过鸭翼呈3翼面;在国产战斗机上最早装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研究过矢量发动机。哪架国产飞机被这么折腾过?在国际上也不多。

我国的航空工业是在苏联老师的全面指导下起步的。一开始从散件组装开始,到后来才仿制零件甚至到仿制出完整的涡喷发动机。不过刚刚进入超音速时代,双方关系就闹翻了。苏联总算在彻底翻脸前,还给了米格21的图纸和部分实体机,但是非常不完整。因此国内一开始仿制米格21,制造出的歼7早期批次,质量都不稳定。因为歼七的航程非常短,国内急需一种双发大航程的截击机,于是歼八项目提上日程。歼八的原始设计,基本上就是歼7的放大加长版,采用双发涡喷动力;而且在全球中大型战机中,原始歼八的气动阻力是最小的,加上涡喷发动机又适合高空高速,因此歼八有实现双25的潜力。不过歼八原型机上天后,在跨过音速时,有明显的震动。一直找不到原因,总师干脆坐在一架歼7教练机的后座,并把试飞的歼八后机身缠绕上一些标识气流的丝线,现场近距离查看问题到底在哪里。

这恐怕在战斗机的研制中是罕见的,好在终于解决了问题。再到后来,需要给歼八换装大型机头拦截雷达;这就是歼八II。歼八一开始的造型和后来的歼八II差距很大,整个前机身都改了,却仍然还叫歼八。歼八II还曾经2架一起留洋,不过事情非常不顺利。但也算学到了西方标准的航电,所谓有失就有得。而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海军就探讨过轻型航母的方案,当时舰载机的首选就是歼八系列;其实除了歼八本来也没有多少其他选择。因此歼八还为了上舰,研究过加强机体结构,强化前起落架和增加尾钩!此后,最大胆前卫的歼八型号出现了。这就是歼八IIACT。

歼8IIACT飞机是主动控制技术验证机。1999年9月13日首飞成功。该机在两侧进气道唇口后增设一对鸭翼,是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控制技术所需的气动布局。通过该机研制,掌握了第三代战机必须使用的主动控制技术,显著提升飞机操纵性能。目前该机已经退役成为北方航空园的展品。歼八 IIACT的出现,标志着掌握了第三代战机制造的关键技术。应用电传系统后,歼八 IIACT性能比歼八II提高一大截,歼八II做不动的大机动动作,歼八 IIACT都能做到。

不但装了鸭翼,歼8IIACT的风洞模型上还安装了两片式折流板,这是最早的矢量发动机的方案,当然和后来的各种更复杂的矢量发动机技术比,已经属于被淘汰系列,但是其研究和试验却比东邻的心神试验机的三片折流板矢量推力技术早了接近20年。国产五代机的很多关键技术,其实就是从这架歼八 IIACT上诞生的。该机飞了整整10年,飞控软件版本更改无数次。这架飞机在当时的技术水平,只有美国和俄罗斯少量的高级试验型号可以对比。

歼八II还认真研究过增加保形油箱。认为保形油箱对飞机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要比普通副油箱小得多;如果设计适当,保形油箱甚至可以改善飞机的隐身和气动性能。在设计过程中,对歼八II飞机上可能安装保形油箱的位置及优劣进行了分析,这些经验可以推广到一般保形外挂和其它型号飞机上。因此八爷也是国内战机保形油箱和隐身设计应用的开拓者。瀚海狼山在此向50岁的老兵致敬!

上一篇: 遭多国断供,失去珍贵资源,新加坡的出路何在
下一篇: 反重力飞行器秘密进展:已经可以抵消10%的重力
相关推荐